推荐主题:追求理想
真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写法指导题目的核心词是“追求理想”,材料已经明确给出可阐述的分论点,包括追求理想的基础、方法、路径和目标,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取其中一点或几点展开论述,推荐写成议论文文体。
首先明确论点是什么,再思考作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如抓住一点展开论述,可以充分从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理想,怎么实现这几点细致展开。同时可结合建党百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时代特点,从青年的责任,青年的担当,青年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发展紧密结合。
以百年前追求理想的革命先辈、青年学子为例证,深入阐述今天的青年如何创造新的历史,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理想。力求做到结合时事,精选论据,论证充分,层次清楚,语言有说服力、感染力。
优秀范文坚义追梦,方为良策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义追梦,方为良策》。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认为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坚守道义,修身正己,勇于实践,方为逐梦的良策。
追求理想,秉持大义。汉代扬雄以射箭为喻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他认为,实现理想,要以义作为明确的目标。
中国有抱负、有成就的仁人志士,无不秉持着义的思想。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他说:“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勉励青年人:“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
南仁东教授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地研究,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的国家,他打开了中国的天眼,自己却永远闭上了眼睛。无数的科研工作者,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为祖国的繁荣,呕心沥血,甘为人梯,无私奉献,这难道不是坚守义的体现?他们将义作为追求理想的目标,在中国史册中留下绚烂一笔。
追求理想,修身正己。谦虚学习,修身笃行,加强自身修养,需十年磨一剑。我们追求理想,需如打磨兵器一般历练自己。钱钟书作《管锥篇》,引用了古今中外近四千位作家的上万种著作,成就大才。鲁迅先生,熟读诸子百家,二十四史,博古通今,成为一代大家。明代宋濂,早年虚心求教,勤奋学习,经历了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家。只有修身才能丰富完善自身人格。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新的使命,应修身正己,学习先辈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追求理想,勇于实践。确立好目标之后,没有实践,只有空谈,那就如明朝东林党人做事流于空谈,是不可取的,空谈误国,这是历史的教训。新时代的报国之路,我们看到从医的吴孟超先生,从军立下赫赫战功的王海,将北斗事业变成繁星的谢军,敢向绝壁要天路的乡村干部毛相林……这些感人的事迹告诉我们,追求理想绝不应“常存”于嘴边,而应“长存”于脚下。徒立志不能进步,无方向不能强国。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躬行实践,才能不辜负时代的担当。满怀民族家国大义的青年人如鲲鹏,可扶摇而上九万里,可逐梦天涯。唯有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努力的方向,化作追求理想的源泉,化作行动的动力,才会让自己的生命熠熠生辉,让社会愈加进步,让祖国复兴与富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①演讲稿文体,富有号召力。考生选择了演讲稿这一文体,号召青年人肩负时代使命,勇于追求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作者紧扣考题材料,从三个方面来谈,而坚守道义是首位,然后是修身正己,勇于实践。
②论据充实,言之有理。考生选取袁隆平、南仁东、钱钟书、鲁迅……等人的例子,说明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呕心沥血,留下绚烂之笔。论据丰富充实,言之成理。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