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历史,传统文化是高考作文最常考的主题,建议多读多练。每日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
《悠悠华夏,情韵绵长》围绕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京剧展开全文。在作者的笔下,“一带一路”代表的是腾飞的中国,京剧则代表着情韵绵长的温柔中国。一起阅读——
优秀范文悠悠华夏,情韵绵长
始于大雁塔下,骆驼摇铃迈过戈壁、穿越风沙,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昭示天下,“一带一路”里,不变的是羌管悠悠,彰显的是大国风尚。生旦净末丑,青衣水袖翻转,迷了谁的眼?京剧国粹里的中国文化让人沉醉
龙应台曾言:“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我眼中的华夏,便是被文化串起的耀眼明珠,铭刻于众人心间。
“一带一路”,彰显的是中国的大国风范。“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的所见。”“一带一路”的发展正是中国目光长远、放眼未来、着眼世界的战略考量。它向世界传递的是中国海纳百川的信号。
“一带一路”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加强各国的经济交流,更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宽阔的平台,让各国更加深入体会到情韵绵长的友好中国。在《区隔》中,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写道:“文化也是一种资本,可以和其他资本一样发挥社会功用。”“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的名片,它发挥的作用不言自明。身为国粹的京剧亦在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吸引着世界人民的目光。
如果说“一带一路”代表的是腾飞的中国,那么京剧吟唱的便是情韵绵长的温柔中国。时而高亢激昂、响彻行云,时而婉转低回、韵味悠长,让人醉心于这声声京腔。京剧表演,演出的不只是人与事,更有情有意,有纸醉金迷外的家国天下,醉生梦死外的血气方刚!京剧里有温柔中国,更有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来中国,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听京剧更是枉游!
“一带一路”里的现代文化,京剧国粹中的民族气概,都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与心灵坐标。
恰如安意如所言,“文化是镌刻在文物上的铜绿”。而今这文化早已不再止于文物,文化早已内化于国人之心,外化于国人之行。一字一词里见乾坤,滴水映月般表现于大世界。
文化中国,让人体会到流转于当下的丝丝诗意与些许浪漫。“一带一路”与京剧国粹里传递出的文化情怀,更让人觉得华夏不老,中国飞腾。
苏轼曾言:“过尽行人君不来。”他在等待,我们亦在等待,等待华夏文化之花遍开世界,让世界嗅到中国意韵绵长的芳香。
名师点评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本文题目“悠悠华夏,情韵绵长”既切合题意,又意蕴丰富,很有吸引力。
立意准确,深刻独特。作者围绕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京剧展开全文,首先用龙应台的名言引论点——“一带一路”彰显大国风范,代表着中国目光长远、放眼世界的战略考量。紧接着,作者论证了京剧的魅力,它体现的不仅仅是戏内的人与事,更是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
#最好的答案#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