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们班入学成绩最后一名考入了全县是最好的高中,此后觉得无比轻松,好像再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等着我,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高三再学习应该也来得及,以至于我高一高二都在划水中度过。
当我真正意识到高考是真的离我越来越近时有些手忙脚乱,已经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追了,有的时候觉得其实是不是随便考哪里都无所谓,或许我本来也没有那么聪明,能在重点高中已经不错了,一旦有这种想法我变得越来越懒惰甚至连试都没有开始试过。
直到高三下半年,也就大约天,这一段话班主任放在屏幕上作为第一课的内容讲给我们,当时有点冲动,或许我可以超过很多人,成为一个别人口中很厉害的人,当时的我虽然三月份我还是没有哪个具体的大学目标,但是在我潜意识里决定先把排名弄上去,有了分数什么都好说。
慢慢的我开始很清楚认识自己想干什么,开始专攻我的偏科。
1、我的英语算是拔尖的,像往常一样就可以。
2、语文的基础我还可以,对于这科其实更重要的是写作。语文作文中除了需要时事政治素材的积累还有名人名句,我每天都会在微博上看人民日报,看到一个新闻后就把自己带入进去问自己如果这是在考场我会怎样发表意见、论述事理,接着在脑子里立刻想出一个议论文大纲,久而久之我的语文成绩被作文分数带了上去,甚至可以稍微弥补我的其他弱科。
3、数学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高三前的每一次模拟我都只有七十分左右,如果选择蒙对的多一的话。对于我这种纯理科生如果在数学上拉分那就相当于给我的高考判了个死缓。数学选填一共16个,每个5分,在我的认知里选择填空的最后一题我都可以直接蒙,保证剩下的14个中最多错两个,前两个大题和最后一个选修题保证全拿到分,再把倒数第二个大题的第一问答对,按这个想法我刷了无数个相同类型的大题、还有相同考法的题和预测卷。后来模拟考的数学能基本保持在分到分之间,最后高考超出预期,达到了分的水平,下面是手机里找到的一部分做过的五三和我第一次及格的数学答题卡。
4、如果主科稳住了,每个人对于综合拿分的选择也是最主要的,分满分的综合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谁拿分拿到的多谁就赢了。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物理渣子,所以拿到理综卷子我都会先做化学和生物,毕竟要把能得到的分先得到,学校线上授课的期间我又买了一份化学网课,从晚上九点听到十一点左右,每周重复做各种我之前不知道的题型还有答题模版,把基础知识一点点捡回来的同时又掌握了很多做题技巧,我开始觉得买网课是对的没有浪费钱,简直是无与伦比质的飞跃,甚至再后来做题的时候读到题目我就能大概猜出来会考什么。还有一个窍门,就是给理科准备错题本,不要怕试卷还有没有用,考过的卷子除了错题剪下来粘在本子上,剩下的都可以扔掉,考前重复的做自己错过的题,同一类型的题。
如果说刚上高三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去学习,看到很多人奋笔疾书我会害怕,那么再坐回自己的座位上那一刻我开始慢慢享受这个拼搏的过程和状态,比如跑操的时候背着阿房宫赋,排队等饭的时候算着等物质的量的水和重水含有电子数相不相等…从四月份埋头苦学到六月份,有的时候在梦里还会出现等比数列,现在想想有点好笑但是还是感谢自己当时真的拼尽全力去学习。
时间过得越来越快,高考最后一科也要结束了,我按动笔按最后一下收回去的时候,看着我英语作文答题卡,都写满了,我很满意,乖乖把口罩戴好。我座位靠着窗,可以看到窗外,只是感觉时间好快,一下子结束了,外面虽然看着很热,感觉天也不是很晴,我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了只觉得我的所有所有都留给高中和那个教室了,包括我的十八岁。我再也不会透支身体去靠着一袋又一袋咖啡熬夜,只为了不给自己留遗憾。
最后还要告诉大家,不要以高考前的任何一次考试随便定义自己,高中的知识和考点很杂,分数有的时候是偶然,排名也只是暂时的,你只需要扎扎实实地一遍又一遍地做题一天又一天的学习,其他的不要去比较,你的对手也只有你自己,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定不移地去做事。你若真有梦,请用把凤凰花瓣夹在通知书里,品着烧仙草,醉给芙蓉湖畔的夜风,把一路的故事,说给夏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