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窄的村道两旁,是两排茂密的林荫树,溪水潺潺流过,溪边蜿蜒的游步道最适合晨练或者饭后散步……这就是西白山区块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图的一部分,位于长乐镇小昆片区。
“通过‘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市美丽乡村进入连片建设新阶段。具体来说,就是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打造盆景式美丽区块,产生‘1+1﹥2’的放大效应,带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嵊州市农办主任马鸣介绍,西白山是我市境内第一高峰,也是剡溪源头之一,区域内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西白山区块美丽乡村建设,是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的探索实践,既让当地村民能在家门口创业致富,又为全市人民打造休闲健身的“后花园”。今年3月,我市成立西白山区块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4月,由农办牵头,另外13家成员单位配合,启动总体规划的编制。规划构建了“一心二环四区”的总体框架,以西白山主峰为中心,以串联四个核心村的内环线以及穿越长乐镇、石璜镇和通源乡的外环线为“二环”,重点培育以小昆村为核心的深山古韵、以葛英村为核心的佛道仙踪、以三王堂村为核心的云海茶香、以白雁坑村为核心的榧石奇缘四个片区,同时提炼“八景十胜”穿插其间。虽说万事开头难,但现在,西白山区块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编制同步,如火如荼进行着。
“截至目前,滴水洞西白山顶游步道已完成米,停车场正在进行招投标,预计11月底前能全部完工。今年还要新增特色民宿2家,床位50张,总床位数达到余张。”通源乡党委副书记王向军告诉记者,乡里坚持规划布局先行,调整“两树一游”工作思路和“两整一宣”工作方案,重点打造以白雁坑、三王堂、松明培为重点的沿线民宿带。目前白雁坑村被列入全省村庄设计试点,已完成设计初稿,白雁坑省级地质文化村建设全面启动。另外,乡里还鼓励村民把闲置民房改造成农园民宿、养生民宿、创意民宿,现在已有2家民宿经营户参与网上民宿和农副产品营销,月均营业额达3万多元。同样,长乐镇也加快了内环线建设的步伐。目前,白术园到小昆、小昆至雀桥的两条路基工程已启动。为提高村民积极性,镇里还出台奖励制度,将对民宿经营者和服务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烹饪技能以及消防、卫生、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以不断提升民宿经营者的服务水平。“美丽乡村建设能更好宣传村里的自然风光,给我们带来更多经济收入。”长乐镇山口村葛英自然村村民朱小江说。今年7月,在朋友鼓励下,他把自家改造成了有6个房间的民宿,门口还建了一个简易停车场,“现在一个厨房还够用,等进入旅游旺季,估计还要增加一个当备用。”在8月20日的西白山区块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评审会上,规划编制单位对项目分析、案例分析、区位优势、空间规划等作了阐述,最终通过了评审。马鸣表示,西白山区块美丽乡村建设按照设施建设年、景观改造年、形象提升年三个阶段推进,在推动产业提升、文化挖掘、民宿培育、活动组织、形象宣传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景观景点,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力争在三年内,美丽区块文化有提升,精品民宿工程有突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