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
首页
白山简介
白山地点
白山市场
白山要闻
白山发展
白山天气
白山旅游
白山信息

行知合一白山讲坛讲座纪要三

                    

考古

行知合一:白山讲坛讲座纪要(三)

第九讲:“小材”大用——考古遗址出土木材分析与研究

主讲人:王树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植物考古

年9月4日下午,王树芝先生在考古队驻地带来精彩的白山讲坛第九讲——“‘小材’大用——考古遗址出土木材分析与研究”。

人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树木息息相关,各种人类活动将木材带入人类活动场所,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作用,在遗迹中就保留有较多的木炭、干木材和湿木材。

王树芝先生首先介绍了对年轮数大于70的较大木材的研究方法——树轮年代学。树轮年代学是对树木年轮时间序列的研究,通过交叉定年的原理,树轮定年可以精确定位到年甚至季节,对考古遗址的定年和古文化研究有很大帮助,在艺术品定年、聚落居住史与建筑史、木材贸易、自然灾害研究、碳十四年代校正、古气候重建等方面应用广泛。

与树轮年代学不同,木炭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小块木材木,根据木材的三切面上细胞的宏观构造特征和微观构造特征,确定木本植物种属。木炭分析可以精确鉴定到属甚至是种,代表了较小地理范围之内地方性植被、气候特征,可以探索古代人类与植被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王老师通过龙山时代到商代中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及植物利用等实例介绍了木炭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此外,对湿木材和干木材的分析也能够探索古代人类和植被的相互关系,还对历史文献有一定的验证、补充和修正作用。古代葬具、乐器、兵器、船舶、井圈、桥梁、生产工具、车马器等都反映了古人对木材的选择和利用。

最后,王老师特别指出,树木和木材承载并见证了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以及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遗存,一定要珍惜和保护。讲座中,王树芝先生从理论到实际、由方法到成果,通过丰富的材料、实例,向我们展示了考古工作中的木材研究,同时也展现出一名科学研究者的人文情怀,还与同学们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十讲:中国古代单体木构常识

主讲人:王子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建筑与城市

年9月5日晚,宝马城考古队驻地迎来了王子奇博士的题为“中国古代单体木构常识”的讲座。

王子奇博士开篇以一幅世界地图带领大家走近西方和东方两个不同的建筑体系,又以王敦桢先生和宿白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和《中国古建筑考古》两书引人入胜地勾勒了东方的中心——中国古代单体木构建筑的世界。

随后,王子奇博士就个体建筑物基本的组织结构:台基、木架、和屋顶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住所场景:庑殿顶、悬山、硬山、歇山、四角攒尖,《营造法式》中的抬梁式及穿斗式构架、殿堂及厅堂构架房屋,丰富多彩的斗拱和梁架。何为铺作、何为杪、何为昂、何为出跳,并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如河南白沙一号墓墓室结构透视图)为我们解答困惑并展示了一个个陌生却新奇的木构建筑物。

最后,王子奇博士结合宝马城考古遗址今年的实际发掘情况和现场的同学们进行提问互动,从“小”到不足15cm长的瓦片,“大”到整个发掘区的遗迹现象和建筑结构,无一例外地调动着同学们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同学们对遗址的形制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

投稿邮箱:minzushi

yeah.net









































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yw/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