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
首页
满分作文介绍
满分作文发展
满分作文优势
满分作文市场
满分作文前景
满分作文资源

知株侠丨如何成为全省万分之一看株洲高

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m.39.net/pf/a_4830977.html
<

原创罗春娇株洲新闻网

今年,株洲有15名学生跻身湖南省年普通高考单科优秀(“单科王”)名单。上榜学生的单科成绩位于全省前万分之一。“单科王”是怎样练成的?记者对部分高分学生做了采访。

01

刘毅萱:热爱文学,从小到大持续阅读

市二中班学生

全省语文优秀(分)

“对语文确实比其他科目更有热情。”刘毅萱说,高考语文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得益于自己一直以来喜欢阅读与积累。

刘毅萱在阅读时看到好的段落或者句子,就会摘抄到本子上。有空时会拿出摘抄本翻看、揣摩一番。上课时,听到一些有启发的内容,她也会记下来。日积月累,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刘毅萱的妈妈说她从小就鼓励孩子阅读。小学每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每门在90分以上,奖励5本课外书,期末拿到三好学生,奖励10本课外书。“带她去书店,让她自己挑。”

小学寒暑假,妈妈会带女儿到市图书馆,常常一呆就是一个下午,再借5-10本书回家,看完了再去借。杨红樱、汤素兰、伍美珍、郑渊洁、沈石溪……毅萱妈妈说,这些作家的书女儿在小学几乎全部看完了,每个学期,只要他们出新书,女儿会迫不及待地买,她就开心地买单。看到好的内容,毅萱还会进行摘抄,“有时还会背给我听。”妈妈说。

到了初中,尽管家门口就有两座24小时图书馆,但女儿觉得书不够多,还是经常转车去位于文化园的图书馆。妈妈说,哪怕进入了高三,一到假期,女儿每次都还是带一、二本课外书回家。“怕影响她的高考成绩,我当时都想没收这些课外书,但又担心影响她的情绪,还是忍住了。”

因为对文学的偏爱,刘毅萱的高考志愿主要选择了文学类、师范类的专业。

02

王静雯:对数字很敏感,学习乐在其中

市二中班学生

全省文科数学优秀(分)

对数学的热爱,或许与王静雯对数字的敏感有关。她说,日常生活中,她喜欢计算看到的数字。比如有人提到6个篮球场大小,她就会在脑海里演算一遍,了解是多少平方米。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常常乐在其中。

王静雯说,父母对她非常包容,从来没有硬逼着她学哪门科目,还会针对成绩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她的长处。比如在小学时给她选了一个挺有趣的奥数班,她学得兴致勃勃。

数学成绩“进阶”的路上,她还特别感谢高中的两任数学老师。高一时候的吴海燕老师特别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她说的“解题思路来自强烈的个人愿望”等句子被同学们奉为语录。高二分班后,王静雯遇到了对数学抱有极大热情的的彭小飞老师,她带领大家开启“刷题”之旅。王静雯说,“不同题型的反复训练可以让我们熟能生巧,对难题的深入思考让我不断学会尝试新途径、新方法。”

彭小飞老师说,王静雯听课特别认真,作业落实从不打折扣,学习起来特别投入,肯钻研,是一个可以让老师放心的学生。

王静雯说,进入大学后他会继续深入学习数学。

03

缪可嘉:勤于训练,善于总结

市二中班学生

全省文科数学优秀(分)

缪可嘉说自己从小数学并不出众,能够成为“单科王”,“是在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积累和磨练的结果吧!”

缪可嘉觉得大量的练习对学数学很重要。练习一方面带来计算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见多识广”之后,对于一般难度的题目,答题时可以迅速抓住考点。学校历来重视数学教学,一直以来给数学安排了充足的练习时间。

针对难题,缪可嘉说数学老师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讲错题。每次做完习题,老师会让同学们认领错题进行讲解。“这是一个帮助大家梳理思路,锻炼思维的好方法。”

缪可嘉从高一开始就有用错题本收集错题的习惯。她说,在试卷上更正之后,再将题目誊写到错题本重做一遍,能够很好地巩固解题思路。不过到了高三,学习节奏越来越快,为了节省时间,她就直接在试卷上用不同的笔进行标注、纠错。

今年,株洲市4名上榜文科数学优秀的学生都来自缪可嘉所在的班。缪可嘉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提供的良好环境、班级向上的氛围,特别是遇到了经验丰富又极其敬业的彭小飞老师。“她对数学的热情真的感染了我们,高三的练习特别多,她每天早上7:00之前就赶到学校给我们批改作业,真的是特别好的老师。”

彭小飞老师则说,任教多年,这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学习起来都特别投入,肯钻研,善于归纳、总结知识点,熟练运用后,考出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

04

刘宇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市二中班学生

全省英语单科优秀(分)

“拿到分挺意外的,当时觉得题目还挺难的。”刘宇恒说,唯一丢掉的一分是一道纠错题。说到经验分享,刘宇恒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一年级她就开始学英语,慢慢阅读一些英文读物,之后就养成了英文阅读的习惯,“遇到不会的单词她都会去查,去弄懂弄通。”甚至看电影的时候,刘宇恒都会“禁不住”看英文字幕,了解英文口语的表达方式。

妈妈易敏华说,随着学习能力的提升,刘宇恒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到了高年级,她课堂上就不再按部就班地遵循老师的要求。“她会不断去摸索验证自己的一些方法,用成绩来证明。”易敏华说,作为家长,她一方面是支持和鼓励孩子学会自我判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会引导孩子尊重老师的教学,从中汲取知识。“做好孩子的后盾吧,让她能感受到我们无形的支持。”妈妈说。

刘宇恒说,高三以来,她坚持不断做历年高考真题,因为真题更加规范。易敏华则透露,高考前最后一个月,刘宇恒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了一个月的书写规范,作文书写整洁漂亮,另外,高考时她还用到了一些高级的表达,作文因此拿到了满分。

05

张伟:阅读量比一些老师还多

攸县一中班学生

文科综合分

今年高考考出分的张伟已经获得了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资格。

张伟的妈妈文平是一名老师,她说张伟从小最大的兴趣就是阅读。还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同事用电脑在看玄幻小说,张伟就围在旁边一起看。她没有阻止孩子,而是引导他去分析情节的合理性、鉴赏小说的语言。随着阅读的增多,张伟慢慢对玄幻小说失去了兴趣,更多地去看一些文学类作品,特别是人物传记及跟历史有关的内容。《史记》《明朝那些事》《品三国》张伟都看了不下3-4遍。这些年,张伟每年要买上千元的课外书。班主任丁爱国老师说,张伟是一个博览群书的孩子,他的阅读量早已超过了同龄人,甚至是一些老师。

张伟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刨根问底。“不迷信课本,也不迷信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有疑问,他都会第一时间找老师解答。”丁爱国老师说,张伟是一个不会放过任何疑问的学生。

关于学习方面的经验,张伟建议多回归教材,他的做法是针对测试的失分情况,从课本中找出症结,构建好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要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06

欧鹏:自律的习惯从小养成

攸县一中班学生

全省理科综合优秀(分)

理科综合“单科王”欧鹏高考总成绩拿到了分,作为不折不扣的理科高手,他说自己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扫除障碍、攻克难题,很有成就感,感受到了乐趣,继而助推学习兴趣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在班主任兼数学任课老师刘锋华的眼中,欧鹏是个特别自律、勤奋的孩子。进入高中,他就有自己的目标,然后有规划地一步一步去努力。高考前,其他同学每周考练3-4套理综试卷,他保持着一天一套的节奏。作为一名走读生,高一到高三,欧鹏坚持每天6:40左右出现在教室里自习,风雨无阻。刘老师说,成绩的取得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坚持和自律的结果。

如何做到如此自律?欧鹏的爸爸说,在他们家,孩子的事情会和孩子商量着来,商定之后就严格执行。比如小时候约定一天只能玩两个小时的电脑,时间到了,即使儿子撒娇求情都是没有用的,他们会坚定地告诉孩子,自己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另外,作为一名男孩,家长选择了尽早放手,让他做自己的小主人。小学五年级开始就让孩子自己定闹钟、自己上下学。“学习上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在思想上和他做好沟通,生活上做好后勤工作。”欧鹏爸爸说。

学习之余,欧鹏也是一个动静皆宜的孩子,他喜欢打篮球、跑步,静下来的时候爱听音乐,说唱、古典音乐等各个类别都有涉猎,还爱看书、练字。欧鹏说自己很喜欢与人打交道。高考志愿,他选择了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比较全能的人才。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喜好,学习方面也是如此,这些少年能在高考场上成为“单科王”,与他们对某一科目的浓厚兴趣分不开。最初他们或许只是对某一科有好感或是对某一方面的敏感,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在探索的路上有了坚强的后盾;是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引领加持,让他们在学习上一步步提升,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和乐趣,这些力量助推他们在一些科目上成为“王炸”。同时,这些单科优秀学生的高考总成绩也处于高分段,这与父母一直以来对他们的陪伴和鼓励、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严爱相济,培养出孩子的自律习惯,是父母和老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株洲日报社丨株洲市新媒体中心

记者:罗春娇

原标题:《知株侠丨如何成为全省“万分之一”?看株洲高考“单科王”们的兴趣淬炼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yw/1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