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
首页
白山简介
白山地点
白山市场
白山要闻
白山发展
白山天气
白山旅游
白山信息

刘恒甫从白山黑水走向北京冬奥会的跨界艺术

弘品传媒深度合作艺术家刘恒甫

北京宋庄,一个艺术家云集的地方,刘恒甫展示个人艺术作品的恒甫视界艺术馆就在这里。

走进展馆,你会惊讶一个艺术家具有如此旺盛的创造力。从摄影到雕塑,从油画到景观设计,无不带给人视觉与心灵的震撼。这也是一条从画家、摄影师、雕塑家、设计师到城市公共艺术家的创新之路。

跨界尝试多种可能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研究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文化旅游分院艺术总监、北京市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北京恒甫视界创办人、恒甫冰雪艺术中心主任、第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总设计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奖、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创意设计大赛金奖、年度中国最佳主题公园奖....荣誉背后,是一个从黑土地走来的追梦者执着探索未知的身影。

刘恒甫的家乡在黑龙江北部的黑河市逊克县。春天,大小兴安岭上,原始森林莽莽苍苍,红松、兴安落叶松,白桦......交织成壮美的风景。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乡冰城可以满足你对冬天的所有幻想。

谈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刘恒甫开玩笑说自己是从村、到乡,到县,到市,到省,到首都,一级不落。他忘不了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对父母充满了敬意。父亲勤劳朴实,母亲多才多艺,不仅能唱会画,而且懂草药会中医。

从黑河师范学院到南京艺术学院,求学之外,刘恒甫在艺术道路上从不给自我设限,而是不断跨界中探索未知。“就像农民是没有专业的,种地、盖房,啥都得会。”刘恒甫开玩笑说自己一直找不着同行。“从绘画、装置、冰花艺术、单体雕塑跨越到城市设计,我不是一个传统的艺术家,而是一个跨界艺术家。”

有人这样评价刘恒甫,“他是一个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艺术家,经常手持工具在大棚里忙活他的艺术,掐着钢管,神态专注......”

“我是从基层做起,什么都得自己干,也就什么都会了。”刘恒甫说。做大型的公共艺术,要熟悉各种材料,结构设计、空间关系都需要考量。他做过一个公共艺术项目是一条大鱼的造型,里面可以走汽车,鱼鳍就达几米高,整个结构设计和空间关系都要考虑,还有施工.......刘恒甫说自己做这些东西90%都是靠自学。

无门无派,也就没有枷锁和束缚。刘恒甫强调用多种可能性来解决问题,他大胆采取新材料、新技术,根据内容来确定手段,不断突破传统。他认为,现在很多人做东西是反过来,根据手段来决定内容,就会很受限。

从黑土地走向世界

“艺术是我的信仰。如今的世界在快速变化,身边的一切都在改变,而我对艺术的真诚从未改变。”刘恒甫说。他认为,艺术家就靠作品说话,在艺术上真诚最可贵。要有定力,驾驭自己的时间,不受外界干扰,为了避免孤独而让外在的情绪影响自己的思维是得不偿失。

从艺30余年,刘恒甫的艺术创作从黑土地走向世界。他最初的创作阶段是地域的,民俗的,比如桦树皮画,比如具有萨满教风格的木雕。这些作品就像方言,属于地域的,民族的。他艺术创作的第二个阶段是指向自然地理的,比如冰雪作品,这些能引起更广泛的共鸣。如今,他正在追求第三个阶段,用跨越时间、空间、种族的艺术语言,表达让全人类能看懂的东西,用文化交流去超越文明隔阂。比如他创作的尘系列、元系列油画。

他认为,中国的艺术与西方的艺术没有必要去争高下,美的东西是相通的。艺术首先得感人,能给人视觉的新颖,心灵的愉悦,蕴含思想,艺术常常是颠覆性的,能改变人的认知.....

从方言到世界性的语言,并不是抛弃传统,而是扎根大地的创新。刘恒甫认为,比如说中国绘画的精髓在线,线是可以在天地间任意穿梭的,他的很多作品也是用线。

年,故宫博物院文华殿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刘恒甫选取中国艺术经典元素创作的《梅兰竹菊》木雕四条屏入选展览,与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的作品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这个作品就是一种探索,将东方文化精神用多种介质来诠释,与天地精神往来。

近年来,刘恒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公共艺术上。他认为,让城市更加美好,是城市公共艺术家需要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针对一些城市出现为人诟病的丑陋雕塑和肤浅设计等现象,他认为,浮躁是一个重要原因。他对于中国公共空间表示了担忧。“城市是一个文化的容器,没有美学的城市就是一个灾难。”刘恒甫说。

他认为,好的设计不是小我的自我沉溺的东西,不能把小我强加给一个城市,而要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要有当地认同的精神凝聚其中。

“我的作品一直都在彰显正能量,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我还希望赋予它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刘恒甫说。

图为雕塑《金风浩荡》

他创作的第一个大型地景作品在哈尔滨,是一座高达18米的42根金属雕塑像,以《金风浩荡》为主题,像金代的猎猎战旗,又像黑土地上金灿灿的农作物。他还在北京、上海、海南、黑龙江以及俄罗斯的一些城市创作了数十座标志性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未来,他希望做与环球影城、迪斯尼比肩的中国自己的主题公园。

不断延伸的冰雪梦

在刘恒甫的个人艺术馆里,冰雪影像占据着重要内容。走上艺术创作道路几十年,故乡的白山黑水融进他的血脉。“我们喜爱冰雪,人与冰雪其实是共生的关系。”刘恒甫说。

他将摄影镜头对准冰雪,一拍就是20余年。一张张形态各异的雪花、冰窗花照片,展示着雪的不同形态。他已经记不清一共拍了多少次,仅冰窗花就有6万张左右。拍摄冰雪的时候,他不断寻找合适的角度。为了拍摄出唯美的效果,他甚至让人不断用雪球砸向他,定格雪花散开那一瞬间的姿态。

不仅是摄影作品,冰雪也成为他创立的品牌服饰上的时尚元素,那些曼妙的雪花化作丝巾、领带、服装上的抽象图案。

刘恒甫个人艺术展厅

为了向更多人去讲述冰雪文化与冰雪艺术,年,刘恒甫在哈尔滨创办了恒甫冰雪艺术中心,这座平方米的展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以展示冰雪原创艺术为主题的公益性文化展馆。

刘恒甫还担任过第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总设计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冰雪景观,并因其将创意与科技、冰雪与民俗、艺术与产品的完美结合而在年获得了“年度最佳主题公园奖”。

在哈尔滨的太阳岛上,他还建起了一个寒地人文艺术馆,研究中国北方地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艺术家更需要保护、传承和弘扬北方民族的文化艺术精髓。

年即将在中国举办冬季奥运会,刘恒甫也在积极准备着用他的冰雪作品和城市地景设计建筑为冬奥会献礼。他制作的迎冬奥主题雕塑《今古寄情》在八达岭长城上,在这座高达8米的兵马俑滑雪形象雕塑前,游人竞相拍照留念。他还为迎接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设计的主题雕塑《托起明天》也已经完成。并参与承担了冬奥会特许商品的设计,一些冰雪主题的摄影作品被冬奥委长期陈列……

此外,他也在打造四季冰雪综合体项目,“我希望可以通过建设展馆的形式去传播和阐述冰雪创意新美学,也可以收藏更多关于冰雪的精神记忆。”刘恒甫说。

-END-

弘品观察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yw/1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