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瓷网是获国家立项成立的景德镇现当代陶瓷艺术品交易、宣传推广、金融服务官方平台。现拥有合作艺术家一千余名、四万藏友会员,每日上线宣传与交易艺术品数十件。在北、上、深、昌等8城市建有瓷廊连锁展厅,展示交易艺术品逾万件,是目前国内从线上到线下 的陶瓷艺术品O2O电商平台。欢迎-、
SHIHOU四方·正角チョク (白山陶器)
很久之前看过一本写日本文化的书,书名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一段关于餐桌的误会印象深刻。
故事说一个嫁到日本的中国女孩,因为餐桌上丈夫的碗比自己的大而感到不平等,每次想起都如鲠在喉,郁郁不快。
多年之后误会才解开,这竟然日本的一种餐桌习惯:
夫妇的餐具相似而不同,寓意男女性别特点和审美不同,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用餐具,跟男尊女卑并没有关系,通常女性用具比男性用的餐具设计得小而花俏是为了满足女性审美。
日本婆家准备的餐具正是对她接纳的象征。
女孩子愕然。
葉と実 飯碗(九谷青窯?高祥吾)
在一口碗的样式上传达心意,日本人这种细腻又暧昧的表达方式真是无处不在。
或者说,餐桌本身就是这种文化的一种体现。
日本人在餐具上下了不少功夫,材质有陶瓷、木质质地,种类有碗、盘、碟、钵、杯、瓶等等,花样繁多。再分成各种形状,有方形、圆形、船型、五角形、兽形、仿古形等等等等,样式叹为观止,更神奇的是几乎全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到。
豆皿 (東屋)
つどい鉢(tsudoi)
八角輪花皿 (JICON?磁今)
ReIRABOオーバルプレート
其中, 有辨识度的莫过于波佐见烧(HASAMIYaki),颜色是白底蓝釉,有点青花瓷的影子,设计上更偏向于流行的北欧风情,简洁、明亮,使用率颇高。
白山陶器 平茶碗 波佐見焼
△这是波佐见烧最有代表性的「くらわんか碗」(Kurawanka碗),说起这碗的名字还有些故事,传说在江户时代大阪的渡船上,商人们会吆喝着卖酒和食物,因为这种碗的底很厚,在摇晃的船上也不会打破,大家就用这船上商人的吆喝声来命名这碗。
ブルームフリーディッシュ(白山陶器)
还有一种充满几何美感的热门食器来自于小石原焼(KoishiharaYaki),以点线结合创造独特的几何纹样的它的特点。
小石原焼 8寸皿 トビカンナ櫛目 陶器 福嶋製陶
小石原焼 深碗 しのぎ白釉 陶器 翁明窯元
小石原焼 ハケメ大鉢●フラシ● 陶器 ヤマイチ窯
另一种占了日本60%以上使用率的餐具品牌是美濃焼(MinoYaki)。它历史悠久,从平安时代就开始做陶器,质量、技术都是陶瓷界的扛把子。
但是也因为受众面太广,美濃焼造型多变,很难说它在有什么外形上统一的特点,日本媒体评价它说“没有特点就是它的特点”。
美濃焼 中平鉢 麦藁手 (橙) 陶器
△这是一只以麦穗的形象为花纹的中平鉢,主色调土橙色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青磁クシ目台形マグカップ 陶器 加藤祥孝
美濃焼 菊花 4寸皿 磁器
也有颜色鲜艳的美濃焼成品,比如这个樱花造型的中鉢。
美濃焼 コトハナ 花鉢 黄梅 赤 磁器或是这样在浓淡间晕染的中盘。
美濃焼 AO 4.5寸皿 磁器林林总总看下来眼花缭乱,也让人疑惑。餐具太花俏,会不会很乱?会不会视觉上盖过了食物的特色?
正相反,日式餐桌的特点就是繁,而不乱。
日本人物尽其用的理念,在餐桌上也不例外。日餐讲究一菜、一器,即使是几颗豆子、一块豆腐,也要切得干净利落,单独摆放在合适的食器上。严格一点还要按不同季节和菜式选用食器,要求 限度地利用“余白”之美。
甚至不需餐具成套,只求和菜品搭配得当相映成趣。哪怕是奇奇怪怪的形状和完全不同的质地,摆放在一起也不会显得某一处突兀,日本人桌上的食器却永远是古朴恬静的样子。
不抢镜,不炫耀,它们就默默地在那里,等着你拈起筷子尝上一口。这就是典型的日式的餐桌美学。
△会席中使用的和食器样式质地都不成一套,却专门和食材搭配自成体系,视觉上丰富而不杂乱。
这样的餐桌,怎么说呢,最重要的思想大概就是:
让吃的人舒服,就是美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