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示。全国共有个村落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浙江有个,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最多。金华有29个村落入选,包括东阳的厦程里村、西坞村、李宅村、天鹅、雅坑村、白坦村,名单如下
金东区江东镇雅湖村雅湖始祖胡以宁是永康方岩胡公(胡则)的第二十四代嫡孙,宋未元初,迁址现金华雅湖,江东镇雅湖村位于国道西侧,与岭下镇接壤,拥有较深的文化底蕴,村上有三处市级文物保护点。传统村落核心区中完整地保留了大量明代建筑和清代建筑,以及胡氏宗祠、张府君庙等公共建筑。
义乌市尚阳村义乌市赤岸镇尚阳村坐落于义乌市最高山大寒尖脚下,距城区30公里。三面环山、双溪环绕,风景秀丽。“门前屋后清水流,家家户户有埠头”,生动形象地解读着当地的地理风貌,是一处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的世外桃源。
朱店村义乌西南30公里处,有一座山,它五指分明逼真,势若探天,俨然一手,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五指山。盆地中突起一座小山——凤林山,她藏风得水,灵气四射。据王氏宗谱记载,宋国公王彦超,于公元年开村定居凤林山下,取名王村。
缸窑村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一带蕴藏丰富的陶土资源,于宋朝末期就开始建窑,开挖陶土,制坯烧窑(俗称做缸)。村中心有古建筑群:十八间、十六间、十四间、七间、古井等。
东阳市厦程里村厦程里村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遗产。程氏建村余年,至清代乾嘉年间,程氏子孙已中举数名,村内楼房林立形成相当规模,现已成为具有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的建筑,有位育堂、慎德堂、慎修堂、尊行堂、饮和堂、慎思堂、程氏宗祠等42处。
西坞村西坞村又名仙坞村,依山而建,海拔多米,两条天然小溪穿村而过,植被丰茂,山川秀丽。古民居、祠堂分布高低错落,连绵起伏,错落有致。西坞村座落于虎鹿镇西北角,海拔多米,为东白山区域范围,距离虎鹿镇政府9.5公里,四面环山,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李宅村李宅原名蟾程,李氏源出唐宪宗李纯之裔,先居陇西,后徙河南陈留,五代时迁浙江睦州。南宋绍兴元年(年)迁东阳南门积庆坊里仁里。明宣德二年(年),李毅庵偶憩蟾程槐树下,梦神授锁,遂卜居于此。据《东阳县地名志》载:“因子孙发达,世代为官,以姓取名李宅。”至今已近年,李宅历史悠久,历代人才辈出,文化积淀深厚。
天鹅村村落整体布局依山傍水,村庄背靠翠绿的青山。传统建筑依地势而建、错落有致,村前有清澈见底的山溪流淌而过,石拱桥跨溪而架,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主要村落保存了大量的夯土墙传统建筑,其中天鹅村传统建筑占到了90%以上,天鹅村传统建筑占63%以上,运用马头墙,石制柱础、斗拱飞檐等建筑工艺。
雅坑村雅坑,地处浙江中部,浙东丘陵南缘。家乡原有古建颇多,堪称东阳古建之最的张氏宗祠“郭睦堂”布局非常合理,宽敞明亮,风格简朴,精工细雕。石柱八十根之多,而楹联也特别多,形状各异,内容极其丰富,实为罕见。雅水香山,美景数不胜数。
白坦村白坦村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阳市东北部。全长0多米的水磨坑,由东往西穿村而过,靠山临水,地势平坦,一幢幢的古建筑结构合理,气势恢宏,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在东阳素享“西有卢宅的牌坊,东有白坦的厅堂”的美誉,人见人赞。
永康市塘里村塘里村的传统建筑相对集中分布于后山。明、清及民国后的各时代的建筑呈错综分布的状态。民居以土木建构为主。从民居的门楼、窗花、构件中就能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建筑特征。但因闲置多年,80%的古民居已面临损毁,亟待保护。
兰溪市西姜村西姜村西距水亭乡政府1.5公里,以姜姓聚居,在伊山西面,故名西姜。村中的《姜氏宗谱》中记载了姜维第36代孙在元贞元年(年)裔孙姜霖公(任兰溪教谕)举行定居营建村落开始,到兰溪为官后定居西岗(西姜村),后繁衍成七个姜氏村落以北斗七星状“庇护”在诸葛亮最大的后裔聚居地(诸葛村)周围。
永昌村永昌村,吴越时期形成村落,唐宋时期村落初具规模,由于水陆交通便捷,元代古街逐渐形成,明代设立了驻防所,有哨官,清代商贸达到极盛,对研究浙西古商贸文化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磐安县里岙村里岙村位于尖山镇东南面,坐落于“一脚踏三府”风景秀丽的鞍顶山脚下,海拔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大约公元年前后,距今年已有多年的历史,祖上思蟠公因看守祖宅坟墓由本镇楼下宅村迁入九里坑,因位于九里坑里的山岙而得村名。
朱山村村落呈S型,民居沿溪而居、街巷、传统空间格局,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婺州山地建筑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建现有部分街巷宅院相对完整,有节点、有轴线感、有边缘界定,有着朴素的规划意识。
浦江县杭坪村杭坪村位于浦江县西部山区的壶源江上游,为全县饮用水源保护区,距县城7公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杭坪村整个村庄因地势而建,古屋密集分布,保存良好,主要为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其中仅古厅堂就有13座。
石宅村石宅村坐落在壶源江头的曹源溪和东岭溪双溪汇合处,四周群山环抱,北面来龙山,对映村南黄壁山,地理环境十分幽雅。村落整体布局独特,形似航船,寓意顺江而下,顺风、顺水,前途无限。
古塘村古塘村依山傍水,形成“三龙抢珠”之态势。方氏祖先看中此地风水极好,于是在此落户,后逐渐形成村落规模。延寿溪和浦阳江从村前经过,浦阳江上原有石桥名普义桥,建成于年,为浦江县横跨浦阳江的五大石桥之一。村民后续在历史建筑外围建造住房,对历史建筑破坏很少。
潘周家村潘周家村,由周家和潘家两个村组成,由于两个村庄已经连在一起,所以合称潘周家村。潘周家村有着大片宏伟的明清古建筑群,连片成幢,镂空雕花,美轮美奂,保存完好。
登高村登高村位于浦江县国家AAAA级仙华山风景名胜区内,海拔近米。登高村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据传北宋被灭后,宋太宗赵匡义一脉宗室为躲避金兵追杀,部分流徙于此定居。整个村落依山而建,北高南低,古屋密集分布,错落有致。
礼张村礼张村位于浙江省浦江县中部。群山环抱,双溪汇流,钟灵毓秀,民风淳朴。该村人才辈出,书画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礼张村还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书画能人。村中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能书会画者众多,不少人家里还有专门的画室,学书习画,蔚然成风。
武义县金川村金川地处柳城畲族镇东北方向,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居住,古遗迹存在(石镞)的发现。四周山川秀丽,水起风生,村庄兴旺发达。
橄榄源村柳城镇橄榄村古村落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古时村民种植橄榄树,后起名橄榄源村。村内有县级文保点鹅卵石拱桥古建筑一处,建有多平方米的鲍氏祠堂一座,至今已有多年,有旗杆1对,古树群、古建筑古屋等20多处。
梁家山村本村落坐落在柳城畲族镇东南方向,已有多年历史。村里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村中85%房屋为木结构,整体保存很好。
东西村东西村原宣平县最古典十大村落之一。山川布局酷似天宫星象图,享有"一线两村三溪六龙九桥十景"独特的风景格局。历经时代变迁,如今的东西村七山二水一分田,东西处在大山环抱的簇拥之中,三条小溪在村中汇合,静静流消而过,溪流两岸层峦叠翠,负氧离子通常在0以上,是难得的世外桃源,养生圣地。
上黄村上黄村位于牛头山北西向的山脉上,海拔在米以上,村北有海拔米的大毛尖和海拔米的山水岗尖。整个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村落就坐落在群山高耸的山坳之中,从山腰开始筑屋,层层向上,足有10层之多,每层均以块石砌坎,状似梯田一般。
陶村陶村隶属武义县桃溪镇,因古时有桃千树,俗称桃溪。陶姓聚居于此,故名陶村。陶村历史以来由下库王、上下畈心、街路、后山脚、西山下六个自然村组成。
范村范村现存的历史建筑大都是明清年间的建筑,承传统风格,其中有保护价值的10多处。主要反映了明、清朝时期浙中地区的风貌。
少妃村少妃村位于武义县南部。民国十九年至民国三十五年,少妃为镇,是当时宣平县四大镇之一。年少妃撤镇为乡,年属上坦区宣武乡,年5月宣平县划归武义,少妃村均属宣武乡。1年9月,宣武乡并入新宅镇,少妃村属新宅镇。少妃村由上下少妃、西庄、泄上岭头、坟山、横角田、子、八哥山、水雪等9个自然村组成。
东阳竟然有这么多个传统古村,每个村都去走一遍吧!
来源:金华发布
东阳草根新闻作为东阳本地自媒体的公众平台,现创办生活自媒体约稿群,欢迎广大网友加草根君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