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故事征文——使命在身五十年
文/李玉忠
一九七四年十月二十八日,中共岢岚县温泉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举行新党员入党仪式。公社党委委员和机关支部全体党员,新党员宫铎渊、李玉忠同志参加了仪式。
温泉公社位于岢岚西川,是岢岚最西边的人民公社。接到通知的党员,吃过晚饭后,陆续来到了会议室。一眼窑洞的办公室,炕上、地下、板凳上,挤满了十几个党员同志。大办公桌上特意点了两盏带玻璃罩的煤油灯,照亮了整个窑洞,靠窗户的西墙上挂着一面红色的党旗,鲜艳夺目。作为新党员的我,是第一次正式参加党的支部会议,心情异常兴奋。机关支部书记张存万主持会议并作了简短的讲话。接着我的入党介绍人邸建华和韩有明(双虎),医院院长宫铎渊的入党介绍人也发了言。
公社党委书记岳恒同志讲了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提到这次吸收新党员是党的十大以来首次接纳的机关党员。公社副书记任良荣同志带领我们二位新党员高举右手,紧握拳头,面对党旗,进行了庄严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对党的承诺,更是一生的承诺。
21岁的我,年轻的新党员,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到我的办公室彻夜难眠。高兴和自豪的同时更多的是责任感。正如岳恒和邸建华二位同志讲的,入党不是荣誉,而是鞭策,是激励,是责任!
今年是我党走过周年辉煌历程纪念日,也是我这个普通党员入党47年之时。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传承着父辈勤劳、耿直、吃苦、爱学习的家风。加之生在红旗下,长在幸福中,一直受党和毛泽东思想培育多年,增长知识、学习做人、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直的追求。
入党是我青年学生时期的奋斗目标。所以在学习工作中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按共产党员的标准改造世界观,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是在岢岚中学高中一年级时,写好并亲自交给党支部书记兼校革委会主任沈文理老师手中的。沈老师很高兴,并说己经有两位同学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当时是班长,自认为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还不错,特别是为岢岚中学一连的“创四好”“争五好”的活动献策出力,紧跟学校布署,样样工作走在前面,班级每年都是“四好班集体”,个人每年都是“五好战士”。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班主任老师、党员李存怀和王承亮老师的指导。很遗憾,由于岢岚中学一连提前毕业,我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一年十二月,高中提前毕业,我幸运的在正式分配工作的名单之中。县里集中办了七天学习班后,我走向了距县城六十华里的温泉供销社。记的那天很冷,风华正茂的我和张喜柱两人,兴高采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沿着岚漪河一路西行。踏着厚厚的积雪踩着石河滩,趟过三十三道己经结冰的河道,一点寒意也没觉得,快天黑时赶到单位,张存万主任和全体六名职工欢迎了我们两人的到来。
过了两天我被分配到距总社十华里的分销店当售货员。我愉快的走向了工作岗位。该分销店负责着温泉公社后片十三个自然村,两千多口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供应工作。两个职工,收购员和我。老售货员张智非带我一个月后正式移交门市部工作。近千种商品,一万六仟余元的库存商品由我负责管理并为群众服务。我热情很高,不到十天就熟悉了所有商品并熟记了价格。怕工作失误,又把所有商品名码标价,既便于结帐也给群众监督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还学会了商品验收、盘点等一切业务手续。同时还学会了自己做饭。
我在富家洼工作期间也正是全国学大寨的高潮时侯,为了支援农业,我提出了“适应农时,方便群众”的口号,在全公社会议上书面表态,坚持全天候开店营业、群众随时进店购买的服务活动,形成了早午晚业务最忙的反差。辛苦了自己方便了群众,也打乱了我们的工作规律。坚持了两年多时间,直到我调回总社,期间没有休过一次午休,很少正常吃饭。可喜的是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受到了群众的赞誉。工作上也勤进快销,增加品种,扩大销售,销售额创纪录超过了总社,我的辛苦得到群众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肯定,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我郑重的向公社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七四年新调来和我同龄的供销社主任邸建华,将我调回总社接任会计工作。在建华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两人背着商品下乡,深入全公社二十二个村庄,了解民情,调查研究供销社工作的方向。至此供销社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配合了公社的中心工作,受到公社党委和县里的表彰。在岳恒书记,邸建华主任的带领下,锻炼了自己,增强了党性,也学会许多工作经验。鉴于我的突出表现,机关支部报批温泉公社党委,接收我为中共党员。
县里国合分家,成立县供销社,邸建华调任县社人秘股股长,我于年I0月12日,县社的第一号调令将我调回农产品公司,任门市部主任。经理张子栋是老革命,曾在贺龙部下的西北贸易货栈为革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给我讲他的经历,同时勉励我不要怕吃苦,一定要把咱不起眼的土产日杂门市办好。年青的我,信心十足,带领大伙一起干,把库存的各种商品一样不缺的全部摆在了门市上。农产商品的特点是又笨重又脏。当时拉货只有小平车,有时一上午就得从大东街库房拉四五车,再把一件一件货物搬到门市里,我累得全身是汗,但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做出个样子,因为我当时是最年轻的党员之一!
七六年召开全县财贸系统先进表彰会,我作为先进门市部代表,光荣的上台领奖并发了言。
供销系统参观大寨留念
七六年七月一日调入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任财务负责人、会计。生产公司负责全县生产资料的供应,支农任务十分繁重。经理刘林举是军转干部,工作认真负责,进取精神强。财务会计是领导的参谋,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公司其他同志加班、熬夜是常有的事。在调运化肥中,几天连轴转是经常之事。我们每年销售万吨化肥,做到了不违农时、及时供应,共同圆满完成了支农任务。每年都是县里的先进单位。
新工作,新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增长知识。我主动自修大学经济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和有关经济学家的论著。刻苦学习,持之以恒,三年终于自学完成,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至此我已是商业系统小有名气的年轻会计。我的会计工作,财务分折报告,有数据、有观点、有建议,一直受县社、区公司的好评。
生产公司的工作季节性强,上半年忙的连轴转,下半年闲的没事干。公司决定变闲为忙,我们冒着风险在计划经济允许的条件下跨行业经营。先后采购回各种紧缺物资,丰富了人民生活需要,搞活了市场,创收了税利。我也走遍了大江南北,白山黑水,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生产公司工作的的几年,也是我商业才能发挥的鼎盛时期。
八四年县里组建审计局,刘来昌局长将我调入。审计局是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工作政策性强,每项审计完成后都要写报告,我写的审计报告刘局长都要亲自修改。除政策把关外,同时还要对语法等方面大篇幅修改。有时我重写两次也不过关,有时将四五页全删掉还笑着问我气不气。说实话,我很尊敬、很感恩这个老党员、老局长对我无私的指导。
八五年我被任命为首任劳动服务公司经理(现为劳动就业局)。期间在郑仁杰,李胖小的领导下,为岢岚的劳动就业做了大量的工作。遵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开办培训班,有时亲自讲课,开创了岢岚城镇知青就业的新局面,受到县、地、省的表彰和肯定。
首先,根据县情,大量输出农民轮换工两千多人,支援了国营四大矿务局的煤矿工作,为岢岚农民争取劳动就业岗位创造了机会,同时每年能挣回劳务收入近亿元,成为全省劳务输出先进县。
其次,在当时办公条件非常差的情况下,我主动跑省劳动厅、就业局申请扶持资金;向县政府协调地皮。在单位无资金的情况下,没花县里一分钱,盖起了劳动培训大楼。为县里劳动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七年地区开始考取经济师职称,我以全区理论和数据分析论说总分第一的成绩夺的首卷,中评委一致通过并受到聘用。成为岢岚第一位经济师。
退休后,坚持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为社会。先后为几个煤炭、建筑、物流公司在管理、核算工作中提出改进意见,使之规范、合理。把我管理经济工作的经验传授给企业,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深受企业家的赏识。联系一直没有中断。
老有所爱,老有所乐是我们的天性。近年来,每年都要走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情享受自然之美;闲暇之余歌咏人民的美好生活,书写祖国的时代变迁,摄录好山好水好风光。先后在《岢岚老干部之家》《中外文艺》《当代文摘》《岚漪文苑》《文史艺苑》等媒体发表了近百篇正能量的作品。获得了岢岚县首届“不一样的岢岚”摄影大赛优秀奖。今年争取出版一个小册子,为提高社会素质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到现在,四十七年党龄的我,己经年近古稀。回想走过的路,感慨万千。一个农民的儿子,普通党员,走正路,为党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是听党话、跟党走的结果。我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跟着领路人就能快步前进。我每到一个单位,实干加巧干。工作是干出来的,只有干才能干好!我每干一份工作,必须学习,只有与时俱进,充实自己,才能胜任并做好工作。我每干一件事情,都要团结同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办成大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为民,永不停歇!
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作者获奖作品《夹缝中求生存》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心灵之窗
*李玉忠康彦萍
百岁老红军李林的传奇故事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文物非遗传说轶事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