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总有这样一群神秘的人
课堂上的他们全神贯注
校园里的他们步履匆匆
图书馆少不了他们埋头苦读的身影
体育场上挥洒着他们激昂的青春
成绩单的前几行有他们
为校争光的名簿上也有他们
抑或是在国内外赛会上熠熠发光
抑或是在公益活动中默默耕耘
他们
是吉大学子中的翘楚
也是无数师弟师妹们心中的榜样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年度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
一起去了解他们那看得见的成功
和看不见的努力
......
以梦为马
因爱而行
陈雅慧,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共党员。吉林大学商学院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现已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录取攻读北京大学管理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双硕士学位。
获奖感言
三年前的我怀着坚定的梦想,走进这个不甚熟悉的校园;三年后的我已圆梦拿到北京大学的offer,对这个教会了我太多的母校充满了感恩和不舍。三载求学,我做的只是万事拼尽全力,但求无悔。得到了一些肯定和认可的同时我更感恩那些帮助过我,关心我的人们,感谢学院的栽培、老师的支持、同学的信任。未来的我,依旧会砥砺前行,执着梦想,一路拼搏,一路成长。
学问无遗力,创行常相随
目标是指路明星,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陈雅慧身上,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高考后的那个暑假,我就已经知道自己未来四年要做些什么了。”
在明确了保研的目标后,陈雅慧开始为之努力。学习方面,她的专业排名始终位列前两名,综合排名年级第一,曾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及友利银行奖学金。面对羡慕与敬佩的眼光,她坦言自己只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发自内心的喜爱。因此,不论上什么课,老师讲的知识是否对胃口,她全都认真对待,汲取营养。“我觉得,老师之所以是老师,教授能成为教授,必然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正是这种“不挑不拣”的态度,让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为之后的学术研究做了一些准备。
在三年间,她共完成学术研究及社会实践项目共计5项,撰写相应报告材料逾10万字。共完成中文论文4篇,英文论文1篇,现已发表2篇,撰写项目报告书及政策建议材料逾5万字,还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申请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董事会资本的相关性研究》并顺利结题。
而在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之外,她也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大一时,陈雅慧加入了院里的创业项目《长春市奔跑兔商贸有限公司》,而当时该项目正在参加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暨第九届全国大学“挑战杯”比赛)。作为全校最小的参赛队员,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因此更为努力。在数月的拼搏后,他们成功斩获国家级金奖,位列全国前十名。
因爱常钻研,英语助远行
除了对自己专业的喜爱,陈雅慧的另一份热爱就是英语。因为上佳的英语水平,使她得以吉林大学唯一学生代表身份担任前美国联邦众议员吴振伟先生的英文翻译,全程陪同吴先生对于吉林大学的访问;年8月,被选为吉林大学学生代表赴美参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APIAnnualInternationalLeadershipAlumniConference,并以“女性领导力”为主题发表全英演讲;年8月,她再次跟随思源计划赴美,与清华、人大、复旦等六校及美国当地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与交流。这些经历让她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她进一步明确了心中的目标。而她放弃其他学校最终选择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管理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的双硕士学位也是出于国际化的考量。汇丰商学院的全英授课对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走出去看世界也是她今后的愿望。
尽职于本心,深情于故土
陈雅慧对集体始终有一份责任感。上大学后她竞选担任团支书,因为认真尽责被评为长春高校共青团“魅力团支书”。大三时,她被选为吉林大学商学院学生会主席,先后组织大型活动30余场。从迎新活动的筹备开始,到军训的整个过程,再到运动会大舞,她全心全意地为师弟师妹们付出。“学院给予我这份职位和任务,这是我应尽的义务。能为学院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一件让我开心的事情,所以我愿意去做。”
如果这是对学校的爱,那加入思源也无疑是进一步激发了她的本土情怀。大一的暑假,她随思源活动深入宁夏盐池高中进行支教,随后深入花马池镇冯记沟乡开展以“退耕还林”为课题的社会调研;年1月,走进大连儿童村,看望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进行志愿服务。眼前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震撼了她,她也因此确定目标,要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大,为祖国建设出更美好的未来。
也许在他人眼中,陈雅慧的三年十分忙碌,充满高强度的压迫感。但对于她自己来说,这一切都是她所喜欢的,所以并不觉得辛苦。她有着明确的目标,也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她注重自己喜欢的学术,也从实践中去理解与运用;她用英语走向国际,也用创新精神写下成绩;她为自己所爱的学院与学校无悔付出,也收获了灿烂丰富的校园生活。她满怀对知识与学校的热爱,用加倍的付出兼顾着大学生涯的多面,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垫下更加坚实灿烂的道路。
与法同行
步履铿锵
谌静玮,中共党员,年7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吉林大学法学院级本科生。现已保送北京大学法学院。
获奖感言
吉大四年,感恩母校的培养与包容,感谢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四年吉大,收获了知识、爱情和梦想,我眼里依旧有光。愿师弟师妹在白山黑水间,无悔青春,纵马人生。
幸得机会与法结缘敬畏法治立足社会
谌静玮成长在公务员之家,从小就耳濡目染,深感要对规则与制度存有应有的敬畏。谈到与法律接触的渊源,她回忆道:“那天学校举办我们的十八岁成人礼,所有同学的家长都在要会上给他们的孩子送礼物。不同于其他女生收到的鲜花和首饰,我收到了父亲赠予我的一本《宪法》,它寓意着成长与责任。”正因如此,高考填报志愿之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学。
由于中国法律体系很大程度上受到日德法系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理解中国的法律文化,谌静玮于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访学期间,她多次参与中日法律文化比较研讨会,广获好评,并以优秀成绩结业。在研究法律的过程中,她逐渐对原本应是枯燥难懂的法律史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其确立为自己以后深造的方向。她说:“一开始我也会觉得法律史的文献生涩难懂,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少障碍,但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着巨大的魅力。我慢慢明白,人只有懂得历史,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才会对现有的生活留有敬畏感。”因为其卓越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法学基础,谌静玮先后获得了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保送资格。如今,她已经录取到北京大学法学院。
基于向社会推广法制意识的情怀,也基于对法律学术的热爱与钻研,谌静玮在法律学术对社会的推广与传播方面也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白癜风品牌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