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儿粉们好,又和大家见面了。不知看了前几期的展示后你们有没有感悟。“学校的颜色是淡绿色的,秋天的天空是淡蓝色的,有着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的平和淡雅以及其中隐藏着的矛盾的撞击”上一期我们欣赏了来自文法学院的同学笔下东大人的魅力与光彩。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我的大学征文第四、五期,分别是理学院的同瑞飞同学和软件学院的尹航同学的两篇《我的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慧的《逐梦不疲》和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杨帆的《誓言》。我的大学?同瑞飞那一夜,凉风习习,踏着夜色,背上行囊,坐上火车,我踏上了新旅程。旅程终点是一个我们十年寒窗苦读,万分憧憬的地方——大学。坐上火车的那一刻,悲喜交加,心里说不出来的五味杂陈,浓浓倦意早已随风散去,掀起窗帘我静静凝望着窗外:默默地与家乡告别;挥挥手与那广阔无垠的星空告别;微微一笑与那风雨之中伫立着的温暖的家告别。火车在漆黑星空下穿梭着,皎洁月光温柔的布在沿途,星星闪烁着点亮漆黑天空,慢慢地就这样向前走着走着……只是离家越来越远。当黑夜里的第一缕阳光悄无声息的来临,那画一样的华山之巅,美不胜收;那画一样的黄河沿岸,壮阔雄伟,再见的便是那热闹纷繁,红灯绿酒的城市。午后阳光正好,懒洋洋的,我静静的倚在桌角睡着了,火车依旧在不停地穿梭在旅途之中。我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构思着东大的样子,在东大生活学习的日子会很快乐,很充实的吧!时光在转角偷偷溜走,转眼之间沈阳就在眼前,东大就在我眼前。在东大门前,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已经忘却了旅途中的奔波劳累,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看这个我即将生活四年的地方。踩着着广播里的轻音乐,边走边陶醉着,看着一栋栋绿树环绕的教学楼,静谧怡人;采矿管,冶金馆,建筑馆一个接着一个,应接不暇;刘长春体育馆的霸气更让人叹服;宁恩承图书馆的浓浓书香气息更令人陶醉;知行广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只是”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校训却格外醒目;走过体育场,运动奔跑的气息不止,到处都活力四射。接着走到了寝室里,看到室友会心一笑只觉得一股暖流徜徉在心头。随后便是忙忙碌碌的收拾着,同时也期待着同我一样来自遥远地方的舍友到来,一个接一个……只是觉得时间真的很快,眼里含着泪花送走了父亲,军训也随之开始了……又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季,又是一群陌生的面孔,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掀开了军训篇章。如今的我还清楚记得军训的第一天那感觉究竟是多么的酸爽!曾经雄赳赳气昂昂的说:“军训,我才不怕呢!”然而一天过后我便开始像孩童般地数起还有多少天才能换来解放。不料想14天也仍只是弹指一挥间,短短14天我尝到了什么叫做腰酸背痛;什么叫做累!只可惜在结束之际又会是一个令人无比揪心的历程,那天是一个雨天,天空灰蒙蒙的正如那一刻我的心情一般,雨水淅淅沥沥将本该有的喜悦冲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只是满满的回忆。如今只想问自己一句:当初那个天天盼望结束的自己哪儿去了?随后而来的是大学的学习生活,一开始满心喜悦,却也硬生生的被自己路痴的本性给遮盖了,第一天东奔西跑的找教室成了最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事情。然而更加悲惨的事发生了:第一堂课高数已经要让人心碎,体育课的意外更让我难以忘怀!有静静徜徉在书海之中的无法自拔;有奔跑在体育场路灯下的轻快步伐;也有深陷微积分的头痛与烦心。然而不论如何,生活总要有喜有忧,再长的路也绝不会是我止步不前的理由,再难的高数也绝不会是打败我的事,大学路才刚刚开始,我能做的就是迎接挑战,一步一个脚印走自己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让青春无怨无悔!我的大学?尹航近了,近了,我向她望去,她向我走来。伴随着铃声响起,笔落,梦起。我知道,东大,我们终会相见。许是家中老一辈的教育,许是甚爱抗战英雄的英姿。张学良,触动我的不仅仅是那炮火中的器宇轩昂,更是为了民族气节做出的众多牺牲。济人民,办教育。身为东大人,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仿佛看到了建国初期的东三省的百废待兴,看到了东大的前身东北工学院的日益壮大,看到了心向治学人们的灼灼目光,人们心中的点点希望。正如毛泽东所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展教育的星星火,燎开了国家教育发展的辽阔原野。当时的院长靳树梁曾在一首词中这样描绘南湖旧时的景象:“风自吹襟,人争掩鼻,汩汩沟流半粪污,湖安在?指几行衰柳,一片黄泸。然而有着“欲与天公试比高”心劲儿的东工人辛勤劳作,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几百个日日夜夜,汗水凝成了一幢幢美轮美奂的大楼,靳校长口中的衰败景象也离我们远去。当然,早在此之前建筑委员会技术部主任的孙国封院长曾言:本校此次建筑实为东三省伟大工程。对于东大的建筑,一位老校友这样深情回忆:东北大学学堂的教室,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而我们得在这个教室里受课,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快乐!希望这样的感叹可以重现,时代不同,东大带给我们的激情不变,带给我们的爱国情怀愈久弥真。身为东大人,我为之骄傲。一个伟大事业的建立,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东大亦然。随着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个仅仅立足于重工业建设的高校是很难在新世纪挺立。年,东软,一个传奇的开始。似乎在昭告世人:东大来了,带着不畏艰难,敢于开拓的精神,带着对新世纪的憧憬,更是向着一个综合性大学,一个新的台阶昂头前进。身为软院人,我愿为东软添彩。迎着国家推进教育的浪潮,东大在稳步前进。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年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年实现省市部共建,进入国家“”工程。学院数量不断增加,体现出东大那博大的胸怀,创造出兼容并包的环境;众多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师资力量的不断强大,是东大科研成果在国内国际广泛受到好评的基础。在发展高新技术学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体现着东大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进取精神。身为东大人,我感到无比荣幸。和中学不同,大学更多是一个体现个性,思维灵动的地方。摆脱了初中的懵懂,高中的单调,大学带给我的是憧憬,一份想自己所想,学自己所爱的憧憬。在这里,我可以静心倾听鸟鸣溪潺;可以耐心思索;可以为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可以对未来充满期待;可以努力成长为自己心目中的自己。在天高云淡,物产丰饶的福地,应校歌之所言“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多的是管理自己,对自己负责。没有了家庭,老师无时不刻的督促,正是体现我们个人能力的时候。所谓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宽松的环境提供给了我们学习的自由,而不是生活的懒散,时刻谨记自强不息,做到知行合一。大学不是温柔乡,而是攀登象牙塔的必经之路。人间正道是沧桑,希望我们都到达心目中的理想国。张学良老校长曾经写过题为《赠东大学生》的诗:大好河山夕照中,国人肩负一重重。男儿更要闻鸡起,依存光阴莫放松。我想,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东大人。如今,东大的火炬在我们手中燃起,我们还犹豫什么?飞驰吧少年!逐梦不疲?刘慧
白驹荏苒,人生的前十八个年头猫一般的走了。
时光总是不屈就疲惫地奔涛,没有人可以做那个永恒的掌舵者。
大学在过去是一个自带憧憬的词,只一提就让人感觉好似面见峨眉山顶的浮屠佛光。
高中的时候风华正茂,锐意擎天,仿佛生命里还未有不得之志,所谓求而不得只当作是美人尚小,英雄年幼的借口。日日埋头书山苦踏穷径,面对沧浪学海只恨不得能凿舟以自渡,早日踏进大学的校门就好比一步凌绝顶,笑傲万夫雄般惹人艳羡嫉恼。就这样日复日空想度日,像山腰崖角一派天真等春的瘦樱。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听闻大学学习的悠闲纵趣,再配上高三时期只恨天长日久度秒如年的心境,大学早已被盖棺定论成闲适福境。却不曾想真正一脚踏入这梦中虚渺之地,径庭之感陡生。
军训像一鸣惊蜇震醒了犹沉浸在初出穴巢之喜的稚鸟。紧张的生活与高三的岁月不分伯仲朝赶星辰、夜追白露的生活尚在持续。也就是在这时才让人惊觉,这不是大一,亦非高四,而是人生为数不长的光景中学习的第十三个年头。学海无涯,书山崎耸,为学究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是别无二致的,其目标追求也无一例外的是成功就一个翡翠自己。大学,本不应是一个日上三竿而起、夜载星辰而息的所谓睡梦天堂,更应该是一个成才育人之地。这不是学习的总结陈词,反而是起承转合的不可或缺之境。
大学的教育有着太强的目的性,专业性。前十二年的教育犹如扶木,从光照到土壤,方方面面都与树的成长息息相连,育人的宗旨是坚定不移地全面发展。而今有树初成,已是各司其业的时候了。这就好似玉兰一心开花,白杨只在乎新叶与四季的争辩,桃李绞尽脑汁地积淀一年的风华为实。进入大学,我们面对的将是小却精的方向,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学习的策略,专简分明。
但我知晓,从高中到大学风雨改面,唯有渴望燎原的信念必须始终坚定。这信念就像一颗火种。
站在天桥上,脚下车水马龙,身旁人来人往。或许生活的熙来攘往推走了年少谁主沉浮的呐喊,或许梦想的水潦经不起现实的焚烧,我们比生活更早炼成了金刚不坏,却仍需要这样一颗火种,深藏于无法承载百花燎原的寒冬原野,等待春日燎原。它是你心头的白月光,即使你这辈子也无法碰触,也犹会因为在心间拥有它而沾沾自喜。,再跌倒时蓄力,在沮丧时自省,在深渊之中也能牢牢攀住一线生机,只为了那心中一片洒满清霜的迦南地。这就好比思特里克兰德那样,遍地都是六便士,也要执拗追逐月光。
一晃十八年,带着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训志,和“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教诲来到大学,路遥日久,还须一路前行。
就这样怀着信念,无人时由自己一遍遍问津,迫使自己成为那个更完美的人,在臆想里一次次接近那片泛着奶泽的迦南之野。大学四年,把柴米油盐当作是惊心动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逐梦不疲。誓言?杨帆
九月,穿过夏季闷热的气浪,在窗棂上刻出一朵雾花。我留下些许在心底的不舍,带着满腔期待与憧憬,踏进了我梦寐以求的东大。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东北大学在肥沃而丰饶的黑土地上破土而出,秉持着为国之崛起培养人才的信念,在纷飞炮火中坚定成长。在奋斗的时光中,岁月的沧桑与时代的发展激情碰撞,生命的轮回与情感的寄托相得益彰。从“一二·九”运动群雕到汉卿会堂,从刘长春体育馆到冶金馆、软件园,前有张学良将军的铮铮铁骨谆谆教诲,后有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的馨香师德无私奉献……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精神内涵,给予一代又一代的东大学子非凡的力量。更吸引着无数心怀理想的青年步入他的怀抱。让众多学子心驰神往……
回想曾经那段在题海中日夜苦战的日子,心智尚不成熟的我曾无数次被现实挫败的心灰意冷,可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东大的身影总是那样庄严的晖印在我心中,为我挥散心中的阴霾,给我整装前行、刻苦奋斗的力量。尽管已过去数天,我仍旧记得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刹那,几张分量不重的纸,却分明在手掌上压出了沉甸甸的分量,感动、庆幸、满足、快乐……无数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混杂出一种奇异的感觉席卷心头。我满心感慨几欲喷薄而出,东大,我终于得偿所愿!
正如杨福家先生所说:“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或许我们之中的不少同学都曾听到过来自老师或父母,诸如大学学业不重要一类的言论。而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十分荒谬的。我想请问亲爱的同学们,于你们而言,我们寒窗苦读,只为来到理想的大学是为哪般?难道真的仅仅是为了日后能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凭着或丰厚或单薄的薪水庸碌度日吗?不!不是的!至少于我而言,来到大学是为了到更深邃的知识之海遨游寻觅,拮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于我而言,来到大学是为了用更丰富的人文哲思涤荡头脑,获取感知世界的睿智眼光;于我而言,来到大学是为了让多种思想观念磨砺自我,为祖国的建设将自己锻造成更加杰出的模样!
前路仍漫漫,我将与东大共同度过四年的日月,我不敢夸下海口,只凭一腔意气便将未来勾勒的美轮美奂,但我愿在心底深深地许下誓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为我的学业付出最大的心血和努力,用心感受并学习东大的人文力量,为自我的提升而不懈努力。
踏上了这片土地,我们便能感受到来自白山黑水的那脉脉温情,希望我们可以伴着这股温和而坚毅的力量共同奋斗,书写东大崭新的辉煌!读完这四篇优美激昂的作品,你是否已被深深触动?“有静静徜徉在书海之中的无法自拔;有奔跑在体育场路灯下的轻快步伐;也有深陷微积分的头痛与烦心。”大学生活中的种种美好与烦恼,都是我们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也会成为我们最为宝贵的回忆。大学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小团儿很欣慰地看到,同学们都有着大学期间明确的理想与追求。
愿同学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欢迎大家继续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早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tq/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