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临江中学的老师同学应该对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常熟沙家浜地区新四军和老百姓对敌斗争故事的京剧《沙家浜》不陌生,或许都想知道剧中阿庆嫂、郭建光是否确有其人?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龚小姐和沙家浜36个伤病员之一、新四军沙家浜连第二任指导员金辉女儿金若岩帮助下,临江中学《寻根沙家浜》《寻找父辈的足迹》活动得到如下答案:一、郭建光原型刘飞金若岩借给我一本《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介绍了沙家浜部队前前后后的历史,并且说:年“忠义救国军”的一颗子弹嵌入一位十六年后荣膺共和国中将军衔的新四军指挥员刘飞胸中,谁能想到就是这颗子弹,竟然引发了红色经典《芦荡火种》和《沙家浜》的创作、并打开了透视中国共产党人战略运筹和苏南东路地区抗日英雄谱的窗口!刘飞(-年):湖北红安人。年1月,刘飞率赤卫队全连战士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三支队六团政治处主任、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历任新四军一纵队二旅旅长、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二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军军长等职。年底,随军记者、作家崔左夫采访刘飞。在硝烟渐逝的淮海战场,刘飞指着正打扫战场的官兵说:“我建议你好好写写二师,这个师是由36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啊!”随后,刘飞给崔左夫讲了36个伤病员的故事。崔左夫听了激动不已,并向刘飞表示:一定要把“江抗”36个伤病员不平凡的经历写出来!建国后,崔左夫在刘飞的帮助下,获取了“江抗”36个伤病员的名字以及其中大部分人的工作单位,并陆续对他们深入进行了采访……年,他终于以“江抗”36个伤病员的战斗生活为素材,写出了《血染的姓名——36位伤病员斗争纪实》的报告文学。那年正举办建军30年征文活动,上海沪剧团正想寻机找到优秀征文改编成剧本公演,该团副团长、崔左夫的老战友陈荣兰听说崔手头有一篇好征文时,赶忙索要。陈荣兰读罢《血染的姓名》,兴奋不已,又推荐给剧团编剧文牧。文牧看后也热血沸腾,埋头苦干了一个多月,将《血染的姓名》改编成为剧本《碧水红旗》。编剧陈荣兰等人拿着剧本征求刘飞的意见,此时的刘飞已担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身患重病,他要夫人朱一念给他念完剧本,然后,提出了要进一步贴近生活的修改意见,并拿出由他口述、朱一和秘书整理的反映当年战斗生活的回忆录《火种》,交由陈、文二人参考。两人回去后,根据《火种》又对剧本作了认真修改,并更名为《芦荡火种》。不久,《芦荡火种》在上海公演引起反响,年5月被选调到北京公演。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此剧,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毛主席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我看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刘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任皖南军区司令员。年1月,刘飞任安徽军区司令员。年,调任南京军区公安军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年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年10月,刘飞在南京病逝,享年80岁。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龚小姐说:其实郭建光的原型有很多,如太仓县委书记郭曦晨,常熟县委书记李建模,新江抗司令夏光。有个说法是戏里的郭建光分别取这三个人名字中的“郭”“建”“光”,最终形成了英雄“郭建光”。郭曦晨李建模夏光二、阿庆嫂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洪雪飞扮演)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龚小姐说:我们目前知道的资料是有东来茶馆,老板叫吴广兴,是地下党员,但是茶馆不在沙家浜这边,党史办有没有其他考察下来的历史说法目前还不知道。《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中写到:年新华社随军记者崔佐夫写出报告文学《血染着的姓名》,被他的老战友上海人民沪剧团党总支书记陈荣兰觅得,由沪剧团编剧文牧写成沪剧剧本《芦荡火种》。剧本写的春来茶馆男老板,以当年常熟县委秘密交通站负责人、董家浜西南梅村东来茶馆老板胡广兴为原型。陈荣兰提议说,沪剧以旦角戏为主,戏里男角多,不利于发挥剧种特色,影响戏的观赏性,建议把茶馆老板改为老板娘,得到文牧赞同。剧中设置阿庆嫂这一人物,戏剧主要情节由新四军伤病员隐蔽芦苇荡坚持与敌斗争,变为阿庆嫂为掩护伤病员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为便于舞台表演和使戏剧整体更为紧凑,剧中36个伤病员减为18个。年7月21日新华日报标题为“《沙家浜》原型都是谁”的文章说:多年来,沙家浜纪念馆馆长徐耀良一直遍寻历史资料,相继寻访出陈二妹、朱凡、干桂宝、戴阿大、范慧琴、徐巧珍、陆二嫂等众多阿庆嫂原型。其中,陈二妹是最为人们认可的阿庆嫂原型,因为抗战时期陈二妹和丈夫陈关林在常熟东乡董浜镇上开了一家涵芬阁茶馆,这是中共地下交通站,接待过谭震林、夏光、任天石等新四军领导。年7月,日伪“清乡”期间,陈关林被捕后遇害。陈二妹直到年去世,终年83岁。年,谭震林故地重游回到常熟,见到了分别40年之久的陈二妹,竟然一下子认出了她,并脱口而出:“关林嫂”,从此之后,就有了“陈二妹就是真正的阿庆嫂”之说。作家崔左夫当初曾在沙家浜呆过,在抗日战争时期,仅沙家浜的茶馆就有三十几家。而当年新四军常利用茶馆作为交通站,掩护通知、传递情报等。崔左夫就以春来茶馆为基地,汇集浓缩了抗战妇女的英勇事迹,塑造出阿庆嫂——这个深受人们喜爱的英雄人物形象。不管阿庆嫂是否有历史原型——在艺术层面上,这个人物已经非常被塑造得非常的丰满立体,有血有肉,将会留在无数中国人的心中。三、胡传魁京剧《沙家浜》中胡传魁京剧《沙家浜》智斗胡肇汉胡肇汉死刑判决书报纸刊登抓捕胡肇汉消息胡传魁确有其人吗?《北京日报》年10月16日据《芦荡火种》编剧文牧同志讲,剧中的胡传魁和刁德一一样,原本都是没有原型的虚构人物,只是因为胡传魁的性格有些胡搞,所以才让他姓胡,就像刁德一性情刁滑,就让他姓刁一样。但当戏剧公演后,当年参加过江南东路斗争的新四军老战士们,却几乎一致把胡传魁对号入座到一个叫胡肇汉的人身上,这其实只能算是一种巧合。不过我们如果来看一看胡肇汉的历史,对于理解当年东路斗争的复杂性倒是很有帮助。真实历史上的胡肇汉,是东路新四军的一个危险敌人。此人经历颇为复杂,确实有胡传魁的流氓、投机色彩,最后成了坚决反共的顽敌。历史上的胡肇汉,完全不是胡传魁那样肥头大耳的“草包司令”,而是目如鹰隼,阴险毒辣,倒颇有几分像刁德一。胡肇汉生于年,湖南岳阳人,岳阳警官训练班出身,20岁起就混迹于国民党警界,先后担任江苏省第一区水上警察中队长、青浦县水巡队长等职。年上海失守后,他投奔太湖程万军部任副官。当时阳澄湖一带有一支由当地士绅陈味之组织的抗日游击队,胡肇汉受命到这支队伍中,帮助陈味之组建部队。此时胡肇汉的地位,倒有点儿像刁德一式的参谋长。胡肇汉在队伍中结帮营私,竟然发动兵变,把陈味之残酷杀害在阳澄湖中,自己当上了这支队伍的“司令”。“江抗”东进时,许多地方武装都被“江抗”收编,与“江抗”为敌者多被击溃、肃清。胡肇汉眼看大势所趋,也一度加入“江抗”,被收编为独立一支队,仍任司令。“江抗”西移时,胡肇汉借口“请病假”开了小差,收集他的剩余旧部四五十人,又组织了一支队伍。后来,新“江抗”组建时,也争取过胡肇汉。胡肇汉经过反复衡量利害,终于答应和新“江抗”合作,还和新“江抗”的队伍一起进行了联欢。但当年下半年,随着国民党当局开始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胡肇汉再一次见风使舵了。他先接受国民党第二区保安第一团团长的委任,后又率部充当忠义救国军的“先遣队”,和新四军不断制造摩擦。他带队捕杀新“江抗”湘城办事处主任钱良臣等,“皖南事变”后,又袭击新“江抗”成立的阳澄县政府,将县长陈鹤用开膛剖肚“点天灯”的方式残酷杀害。年6月,胡肇汉窜犯新四军苏常太根据地,在横泾镇(今沙家浜镇)驻扎7天,后被我新四军组织反击给予狠狠打击,胡肇汉本人侥幸逃脱。抗战胜利后,胡肇汉一度担任国民党太昆边区清剿指挥所主任,后长期担任吴县阳澄区区长,继续与人民为敌。年春,胡肇汉逃往台湾,随即受国民党军统委派潜回上海,从事破坏活动,年5月被我人民政府逮捕归案,当年12月被正法,结束了其反复无常、作恶多端的一生。《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写到:胡肇汉并非胡传魁……四、沙四龙电视剧《沙家浜》中的沙四龙图中坐轮椅者为沙四龙原型胡小龙,右一为上海新四军沙家浜历史研究会会长刘石安、右二为沪剧《芦荡火种》中阿庆嫂扮演者马莉莉五、小凌电视剧《沙家浜》中的小凌小凌居然是阿拉上海人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中有女卫生员小凌的形象,当年阳澄湖“江抗”医院女护理员白山,是戏剧中小凌的人物原型之一,也是护理过刘飞的唯一健在的女护理员。二〇一五年五月三日上午,在南京市盐仓桥二四号南京军区联勤部第二干休所二幢二〇二室,我见到了九十二医院原院长白山。白山出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即进纱厂做工,与党的进步力量有了接触。一九三九年,上海地下党组织专门组织为“江抗”扩军。四月十八日,扩军人员找到白山的亲戚,经亲戚动员和做工作,激发了白山抗日救国的热忱,毅然从大都市奔赴阳澄湖。在扩军热中加入抗日武装的白山,犹如山涧汩汩流淌的小溪,一经汇入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救亡图存洪流,便立刻充满了在汹涌澎湃中永不干涸的活力。白山先是到“民抗”医院,开始学习做医疗和护理工作。“江抗”东进后,“民抗”医院与老六团卫生队合并成为“江抗”医院。白山是继包蕴之后,较多护理刘飞的医护人员,其间不仅经历了缺少药物、封锁断粮和蚊蝇叮咬的困苦,而且几度在日寇偷袭中死里逃生。刘飞在阳澄湖医院养伤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天,但这一个多月时间,铸就了白山与刘飞一家一生患难与共的友谊。“江抗”老战士白山性情温和,但人生经历却颇为坎坷。白山第一任丈夫喻求清,是一九三〇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曾随部队参加过湘鄂赣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并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喻求清随部队编入新四军一支队一团,开赴抗日前线。新中国成立后,“老牛”张志强在《抗战时期江阴地区的革命斗争》一文中,深情地回忆一九四〇年七月,为开展对国民党上层地方实力派及“大刀会”的统一战线工作,成立了江阴、无锡、武进三县边区抗敌委员会,他任副主任兼经济委员会主任,原来在部队搞供给工作的老红军喻求清任副主任。解放战争中,喻求清任第二十军后勤部部长。一九五〇年十一月,喻求清随军入朝作战。一九五一年五月,在第五次战役中,喻求清在乘车机动途中遭遇美机轰炸,不幸壮烈牺牲。那一年,白山二十八岁。后来,医院副院长张安友结合了。前几年,张安友不幸病逝,使垂暮之年的白山再度形单影只。临江中学《寻根沙家浜》《寻找父辈的足迹》活动结束了,感谢方方面面给予的大力支持。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每一个国家都崇尚自己的祖国、崇尚自己民族的英雄。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曾经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前辈们!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tq/12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