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
首页
白山简介
白山地点
白山市场
白山要闻
白山发展
白山天气
白山旅游
白山信息

白山ldquo菜篮子rdquo以

白山市在“菜篮子”工程建设上,发挥生态优势,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服务等多点发力,以“绿”为底色,用“特”来收获,推动生态农业在白山大地铺陈开来。

“我在乡下有块田”圆“田园梦”

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开心农场”如今已被浑江区红土崖镇簸箕掌子村演绎成了现实。在这里,你可以租一块地种菜,自己当“地主”,不仅可以吃上纯绿色蔬菜,还可以通过劳动来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体会到农耕的艰辛和乐趣。

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品质优良的蔬菜占了县城本地蔬菜供应量的30%以上。图为当地农户在进行蔬菜棚间管理。

盛夏至初秋,正是各种大田蔬菜成熟的季节,在簸箕掌子村“绿兴生态园”的现代农业基地里,每天都有多位“地主”来这里收获他们的劳动果实。

在菜地里忙着摘菜的市民张女士喜滋滋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成果,“我种的有豆角、西红柿、茄子、辣椒,还有黄瓜、生菜、大葱等等,自己吃不完,还送给了亲朋好友,自己种的,全是传统老品种,没有农药化肥,还是当年那个口味。这段时间,隔两三天就来摘一次。”

一大早,家住市区的李淑娴大妈闲不住了,让儿子开车把她送到了农业园,不仅享受一下田园生活,顺便采摘成熟的蔬菜。去年下半年,李淑娴就在这里认领了自己的一块地,正式有了“地主”的身份。由于年龄大不方便打理,她采取的是全托管的模式。

李大妈一边采摘成熟的蔬菜一边对记者说,“岁数大了,一直有个‘田园梦’,如今真正实现了‘我在乡下有块田’的愿望,现在这西红柿、菜豆都可以采摘了,吃着自己田里的绿色蔬菜,放心!”

江源区湾沟镇西川里原宿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园里,种植老品种西瓜虽产量低,但口感好。

行走在基地里,路两旁的田野一派生机。一大片农地被分成60多平方米的多个地块,编号从A到D,横平竖直、区划明确;油麦菜、香菜、小葱、黄瓜,这些常见的蔬菜在枝茎上恣意生长,满是收获;几位技术员在田间除草、间苗、扶秧、摘菜,动作娴熟。

“从我们农场到市区,车程也就10多分钟,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城市的居民,以一年元的价格,租下一块土地,可以自己种植,也可以选择村里安排的专业人员进行有机耕种。到了每年5月至10月,市民可到地里采摘,也可由公司配送到家,实现有机蔬菜从田间直接到餐桌。”农场技术员王洪生骄傲地介绍道。

红土崖镇借助白山市建设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战略的东风,年成立了绿源现代农业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流转本村农民70亩土地,划分成近个地块,租给城区市民,让村民和集体的收入不断增多。

“我们现在地处的是1号园区,里面种的都是些辣椒、豆角、黄瓜等需要精细管理的瓜果蔬菜,再往前走不远,就是我们的2号园区,种的是土豆、地瓜等粗放管理的,为的就是保证全年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各种应季蔬果。”王洪生告诉记者,他们农场的口号就是“你在乡下有块田,包你一家吃半年”。

在浑江区红土崖镇绿兴生态园的现代农业基地里,种植户在采摘蔬菜。

据介绍,红土崖镇以高于市场价流转农民土地,进行整合后,每亩地收益达元,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吸纳当地农民就业。

“我的土地流转给了农业园,一年每亩租金元,现在还在园区里打工,成为了蔬菜技术员,一个月工资就有多元,靠着自己的手艺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我很知足。”王洪生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着。

今后,该基地还将拓宽畜禽产品养殖业,并逐渐向周边市民提供果蔬采摘、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让这片土地持续迸发出勃勃生机。

“老品种”带“新花样”好吃又营养

走进江源区湾沟镇西川村,百亩开阔的田野被紫白菜、紫甘蓝、七彩椒等作物装点得如诗如画,一个个正在实施的产业项目已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西川村土地平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依托这一优势,年底,湾沟镇成功引进了计划总投资8.92亿元的西川里原宿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园项目,将打造集农业采摘、生态观光、农产品加工、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

“紫甘蓝耐寒性好、结球紧实、色泽艳丽、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营养独特,非常适合种植。”在园区里,谈起蔬菜种植,西川村党支部书记乔俊杰侃侃而谈,“我们今年先试种亩,为了实现绿色有机,用的全部都是有机肥,让好产品引领消费!”

“下一步,村里准备继续流转土地,小南瓜、紫油菜、紫生菜、紫芹菜、土豆等项目也都在规划中。游客来了,既可以采摘蔬菜,还可以在这住下,上面还有水库可以钓鱼。”看着项目进展如火如荼,乔俊杰不禁喜笑颜开。

特色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如何延长产业链条,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绿色农业新格局,白山市正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绿色有机品牌上下功夫,依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特色农产品提质提档升级。

“样板田”兼“转化器”“步步为赢”

抚松县兴隆乡新丰村一片土地贫瘠的山坡上,种着红秋葵、紫柿子、黑土豆等特色蔬菜。除此之外,像小药材、经济果树、绿化树、特色花卉、山野菜、粮豆等七大区域,余个农业示范新品种,在亩的土地上,长势旺盛,生机无限。

“别看现在基地里一片葱绿,在选取试验区域时,我们特意将实验示范生产地选取在条件恶劣的霜道和冰雹多发区的地块,为的就是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怎么种、没市场、高风险’等问题,筛选出适合农民、效果最好的种植作物,为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抚松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刘美良一语道破关键。

年,抚松县投资28万元,打造了“农作物新品种种植试验示范和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等新型肥料对比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施用有机肥,实验田间绿色耕作,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丰收,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听完技术员对种植山野菜在管理细节上的讲解,真是眼前一亮,通过这次交流探讨,俺决定明年对照着大规模发展,让种植山野菜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来基地学习的沿江乡楞场村种植户吴杰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基地面积由原来的亩扩大到余亩,试验推广配套安装新型绿色防控设备15台套。同时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科学统筹防控病虫草害。”刘美良介绍,现在,县域内外许多农民都来参观、学习,基地也大力推广适合本地发展、前景好、效益高的特色作物和品优、价廉的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如今,示范基地已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样板田”、白山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转化器”。

为提高绿色蔬菜城市自给水平,白山市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培育专业乡镇15个、专业村70个、绿色特色示范大户个,绿色特色产业生产基地达到了40万亩。全市绿色标准化棚膜面积达到了1万亩,年均增长20%。

来源:吉林日报记者:王春宝洪铭潞李慧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tq/12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