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扬千帆
——白山市“双创”工程建设走笔
”白山市启弘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光伏发电变电站
长白山珍有限公司在绿色创业发展中,积极研发山野菜、浆果类、坚果类等长白山特色的新产品,逐步形成了具有大型冷藏、运输、全程冷链销售,把山野菜等绿色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白山市江源区青年韩昌石(中)在北京打拼多年后,毅然返乡创业。如今,他已拥有江源德邦物流、圆通速递、美团外卖三家公司,用工达50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魏树波夫妇在侍弄丰收在望的五味子。位于临江市苇沙河镇错草村的天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返乡创业大学生魏树波理事长的带领下打拼15年,形成创业基地占地面积公顷,红松果林亩、林下参亩、五味子亩,长白山森林黑猪余头,笨鸡多只,黄牛20余头,年净利润多万元的产业规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穿行在连绵亘横的长白山麓,溯浑江而上,在翠岭环抱的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下甸子村,一排排整齐划一、鳞次栉比的太阳电池板赫然伫立,这就是白山市启弘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让人想不到的是,启弘新能源这个占地4.9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的40MW大型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和蔬菜大棚,一期15MW,于今年4月7日正式动工,6月27日就实现了并网发电,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启弘速度”。
近两年来,作为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白山市抢抓政策机遇,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点燃广大创业者的激情,呈现一片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喜人景象。
众创空间、创客咖啡势头强劲,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电商平台应运而生,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在广阔的白山大地上,谱写出一曲曲豪迈雄浑的激昂乐章……
吹响创业集结号
前不久,长白县山水韵食用菌业有限公司生产的0余斤食用菌新品种“玉木耳”正在打包装袋,年仅28岁的公司负责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张金朋就迫不及待地开启了“玉木耳”的电商销售渠道。他希望乘着“互联网+农业”的东风,公司能够尽快打开局面,进而做大做强。
“‘玉木耳’是吉林农业大学院士团队研发培育的新品种,味道好,营养丰富,是食用菌行业的新宠儿,这个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一定能成为互联网上的‘香饽饽’。”张金朋对此信心满怀。
从几年前响应发展现代农业号召,返乡创业成为“现代农民”,到抢抓“互联网+”经济机遇,成为电商创业者,张金朋身上打上了深深的“双创”烙印,成为白山市众多创业创新者中的一员。
白山大地上,这喷涌迸发的“双创”浪潮从何而来?
“要鼓励草根微创新、微创业,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发展平台,建立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激发大众创业热情。”白山市委书记张志军多次强调,要落实和完善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以就地创业带动就地就业。
当前,白山市正处在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理念,释放发展新动能。放宽政策、放活市场、放开空间,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白山市市长王志厚在《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为了打造“双创”工作良好的政策环境,白山市配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从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拓宽就业渠道;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强化服务措施,全面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人员能力和素质;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这六个方面,制定了27项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的具体措施,持续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扶上马、送一程。白山市切实把创业培训、企业培育扶持等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升创业者、创新者的个人能力。
以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群体为重点,推动创业培训广泛开展。截至去年末,共培训各类群体人次,举办“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培训班7期,“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专项培训6期,共培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个体经营者和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多人。
一系列举措的落实,为白山市吹响了“双创”的集结号。从广袤田野到工业园区,再到商业楼宇,创业者、创新企业及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双创”氛围日益浓厚,“双创”浪潮不断向广度铺开。
搭建“双创”新平台
走进长白山特产云商城一楼,只见奇石、木雕、黑桃、紫砂等特色产品摆放别致,人参、鹿茸、蜂蜜等地域精品应有尽有,这些长白山特产只需通过网购就能轻松得到。咖啡飘香,气氛融洽,一场电子商务培训会正在二楼的“创客咖啡”区域进行,参加培训的人员中,不仅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也有四五十岁中年人的身影。来到三楼,寻着噼里啪啦键盘敲击声,看到一字排开的电脑桌前,专注的人们在圆自己的电商创业梦……
在白山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到处可见年轻又充满朝气的面庞。他们当中,不管是返乡青年,还是本地大学毕业生,或者是园区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乘电子商务发展的东风,结合白山市发展实际和机遇,依托园区的良好环境和优惠政策,用汗水和智慧,成就青春梦想。
吉林省云伙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的第三方电子商务运营商,公司总部设在安徽省滁州市。“云伙计”公司面向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提供包括在线销售、运营推广、电商培训等一系列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刚进驻白山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的时候,我们‘云伙计’是仅有3人的小工作室。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扩展到在线客服人,接入商户余家。年全年业户达成了9.6亿元的订单额。”据吉林省云伙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倩茹介绍,仅“双十一”当天,成交订单金额就突破了2.1亿元大关,这成为吉林电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面对电商蓝海,广大青年心动不已,但电商领域的专业性、复杂性,曾使小伙伴们踌躇不前。白山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张禄涛介绍,将协调邀请电商实战讲师、企业战略规划专家、风险投资公司,定期组织创业培训交流、创业沙龙、创业大赛、创新成果和项目推介等活动,帮助在孵企业优化和调整运营模式,为优秀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提到未来规划,张禄涛雄心勃勃,计划带领团队在年末实现孵化创业成型企业家,打造长白山特产品牌个,带动长白山农林特产销售额万元……
当今社会,创业者、创新者敢于“折腾”,不缺“点子”,但由于自身实力不足,需要借助外力。白山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白山市创业大厦等一批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了“双创”梦想的“孵化器”。
截至目前,白山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孵化基地11处,其中,省级创业孵化基地7处,在孵企业户,带动就业人。
众创空间创建如火如荼。白山市文化创意产业商会建立了互联网+文化创意众创空间,孵化了聚道文化传媒公司等项目;长白县建立了微度创业创新基地,目前,淘宝长白特产馆已正式运营,京东、一号店店铺正在申请当中;长白山特产云商城建立了“白山鑫星众创空间”,内含创客咖啡、创客书吧、创客路演大厅、长白山文创产业园和创客沙龙密室等,一次性可接待百余人以上的创业活动及企业产品发布。截至目前,共举办创业项目路演8次,参加人数余人次;举办创业产品展示4次,参加人数人次;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议2次,参加招聘企业户,招聘岗位个,参加招聘人员近千人次。
优良的环境,贴心的政策,完善的平台,为白山市“双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创新创业竞风流
如果说一个个创业大厦、孵化基地是白山“双创”一个个“炙热”的点,那么各县(市)区百舸争流的创新创业势头就是“燎原”的面。
“双创”作为驱动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在白山平方公里的创新创业沃土之上释放新的动能。
镜头一:
坐落于美丽松花江畔的清泉村,是靖宇县有名的山葡萄培植专业村。土生土长的清泉村老妇联干部、优秀女党员曲亚凤怀揣着致富梦想,利用大自然赠予的礼物,带领村里妇女,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的增收路。
如今,清泉村的葡萄种植户占总户数的90%,种植面积已达到亩,全村每年山葡萄收入达60余万元,户均增收达1万元。随着游客和养殖户的增多,今年,曲亚凤又成立了白龙湾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了16户加入其中,经营范围是种植、养殖和农业观光旅游。
曲亚凤希望通过合作社,开发更多的资源,拓展乡村旅游规模,吸引更多外来游客,让清泉村得到更大的实惠。
镜头二:
在“中国人参之乡”——抚松,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吉林长白明珠森林食品有限公司。年,吉林长白明珠森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秀琴从一个仅有10多名员工的小企业起步,发展至今,年收入几千万元,人参产品畅销国内外。
正是这位生于抚松县、长在抚松县,对家乡的山水草木都有着深厚感情的小女子,将“长白明珠”打造成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人参产品出口重点企业。
王秀琴常说:“人参企业必须注重品牌的整合,打造长白山精品人参,走精品之路。我们要全面开发高端人参产品、人参营养休闲食品、人参化妆品和人参保洁用品等系列特色产品,比高端、比精品、比精深,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长白明珠”秉承“回归自然、健康至上”的理念,努力研发各种天然绿色产品,创新路上,“长白明珠”愈加璀璨!
镜头三:
走进江源区长白山江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恍如置身室外花海,随风飘荡的阵阵雪菊清香沁人心脾,令人精神振奋。近日,在这里举办了神仙谷第一届长白山雪菊赏花节,八方来客云集于此,赏花海盛世,品雪菊美韵。这片花海的缔造者就是大阳岔镇后葫芦村党支部书记周瑞军。
年,刚当上党支部书记的周瑞军,就盘算着如何让后葫芦村摘掉“贫困帽”,让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年,周瑞军了解到高山雪菊项目后,立即大胆试种。6个月后,这1亩地上棵雪菊产出斤雪菊茶,收入近2万元。
雪菊试种让他看到了希望,年,后葫芦村成立长白山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村委会+农户”的形式发展长白山雪菊项目。
今年,该合作社种植雪菊面积亩,预计收获雪菊茶0公斤,可带动后葫芦村贫困户7户14人实现精准脱贫,在采收季可带动当地村民余人实现就业创收。
硅藻土口罩、硅藻香皂、硅藻牙膏……一件件硅藻土制成的日化产品琳琅满目,位于浑江区的吉林省法德龙硅藻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缔造者——刁广祥带领着研发团队,研制出硅藻土系列产品22种,申报国家专利5项,确立了国内硅藻土研发、生产、应用的主导地位。抚松县安东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立民成功研究解决了去除人参提取物PCNB+DDT农药残留这一世界难题,为人参产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作出了实质性贡献。还有临江市东江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经理徐淑艳,将“巧手巧心”工艺品远销欧盟及美洲……
一桩桩、一幕幕,精彩纷呈。在一片“双创”热潮中,白山上下迸发出了创新驱动下的勃勃生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激情动力,让白山市“双创”逐步进入“深水区”,同时,“双创”也让白山市转型提质声名远播。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如今,创新创业正日益成为驱动白山转型振兴内生发展的新动能。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王春宝洪铭潞
本版摄影:李广友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