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育奇英─宣化上人事迹(中国篇)─
新编序言
◎宣化上人事迹出版委员会
“我从虚空来,回到虚空去。”年7月28日,一代高僧宣公上人荼毗后,骨灰洒于虚空,不留痕迹在世上。上人色身虽已离开我们,然其精神教化,仍如虚空一般,无所不在,唯凡夫着相,不能了知。弟子们谨能以有相的文字,将上人无相的智慧、一生行谊,及为佛教所立下的千秋事业,重新付梓,以为后人生生不息的新启示。
忆及年编撰英文版《宣化禅师事迹》之初,上人曾指示应成立“宣化上人事迹出版委员会”,成员须包括四众弟子及曾经亲近过上人之人士。有鉴于此,法界佛教总会董事会于年7月通过成立“宣化上人事迹出版委员会”,以督导《宣化上人事迹》出版相关事宜;而委员会首要目标为整理出具有精确历史性,且又契合上人教法精神之资料。
近几年来,东西方的四众弟子或学者专家,对撰写《宣化上人事迹》兴趣日高,希望能尽速而又完整地把中文版和英文版之《上人事迹》公诸于世,俾各界人士在撷取上人事迹之文献时有所遵循。为顺应年7月万佛圣城开光30周年(也是上人将大法西传47年)之因缘,将上人在中国的事迹中文本先行出版;至于上人在香港、美国和世界各地建道场,弘法的事迹,则将陆续编印。
“中国篇”内容,以地毯式搜集上人平日开示、讲经,以及到世界各地弘法时,偶尔提及有关事迹之片段;另外并撷取年6月25日至9月份,杨富森教授启请上人谈事迹的精采内容。上人这一生的经历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诚如杨教授所说:“要不是你亲口说的,看了书里头记载,我还真有点疑惑。现在我绝对相信了,因为我们一般人没有机会经验这些事情。”
为新编上人事迹,委员会自年8月开始进行搜集、编辑、顺文、校对、排版设计,乃至完稿、付梓等工作。两年来,众人浸淫在上人说的话、救人的故事中,上人的德行、慈悲、智慧,或多或少我们都已蒙受潜移默化之益。愿此新版《白山黑水育奇英──宣化上人事迹˙中国篇》,令见闻者发大菩提心,速成菩提果,与上人慈悲喜舍的一片悲怀相应,以光大如来度生家业于尽未来际。
代序:长白乞士记
◎一九八○年二月一日.宣化上人亲述
中国有山,连年积雪,故名长白。山根有县,东西二城,故名双城。县有农民,白氏子,名山。幼而憨直,家贫乞食,故名乞士。及稍长,好骑马舞剑,尚武善斗。路见不平,挺身相助。为友牺牲,引为荣耀;吃亏利人,乃觉乐事。十五就读私塾,略有所成。十七成立义学于乡里,亲任教师。十九母故,庐墓居丧。出家修道,果为乞士矣。
颂曰:
长白乞士性憨直,助人利他唯恐迟;
为法忘躯捐生命,应病与药舍髓皮。
愿同十方成一体,行尽虚空摄万机;
无去无来无现在,亦无南北与东西。
有这么一个人,我写几句偈纪念纪念他。在中国有一座山,这个山在东北叫长白山。为什么叫长白山呢?终年积雪,常常有雪,所以名字就叫长白山。山下有个县,因为在一个县里,东边有个城,西边也有个城,所以县名就叫双城。
这个县有个老百姓,姓白名山。他年幼的时候很愚痴的,和小孩子在一起玩,小孩子用口咬他的脚后跟,他不懂得去打对方就会哭。他家里很穷,要去做工才有饭吃,这等于和要饭的是一样的,所以叫乞士;你看,他那么小的时候就叫乞士了!等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欢喜站在马身上骑马,愿意拿刀弄枪学武术。看见有什么不平的事,不要命也要去帮助人。他认为为友牺牲,是最光荣;吃亏利人,这是快乐的事!
他十五岁才读书,略微认识一点字。他注重教育,读了二年书后,十七岁成立义学在乡里之中,他就教书了。十九岁母丧庐墓,出家修道,果然做了一个要饭的。你看这个人,是不是一点出息也没有?!
长白乞士性情很憨直,憨就是愚痴,直就是不会转弯,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所以到处没有人缘,不是被人骂就是被人看不起;也因为他是乞士,一般人是看不起乞士的。他有个毛病就是帮助人;把自己的生命牺牲了,也愿意帮助旁人。他愿意把自己忘了,去利益人,就怕帮助人这个事做晚了。你看,这世界哪有这么愚痴的人,帮助人还怕晚了、迟了?人人都愿意帮助自己、利益自己,他却相反。
他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师一脉心传。他为法忘躯,不要生命也都可以的。谁有病需要药,甚至于要他的骨髓,他也愿意给;要他的皮毛,更没有问题。
他愿把十方世界,所有的国家民族都融为一个,没有中国、美国、日本、暹罗、缅甸之分。我知道我说这话,很多人都反对。很多人都不到这个境界,他们以为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我这个国家是我的,我爱我这个国家,我不爱旁人的国家。我们今天单爱自己的国家,只顾自己国家好,而旁人的国家没有好,这是不行的。要整个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好,每一个人都好;不只是单单要这个国家和那个国家好,我们往细微的说,甚至每一粒微尘都要教它平安、没有灾难,令每一粒微尘都是平安无事的地方。
度人,不要只度一个国家的人,要度全世界的人类;不是单单度人,一切飞潜动植都要包括在内;所以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连现在都没有了。有人说:“那真是糊涂了!”只怕你不能这样糊涂,你要能这样糊涂,那什么问题也没有了。没有西方,也没个东方,也没有南方,也没有北方,大家都是一样的,不要分别那么多;没有你,没有我,没有他,就没有争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争?就是因为有你我他,才造成这个世界一塌糊涂。我所说的这个道理,你们究竟懂不懂?我也不知道。
上人年谱˙中国篇
(以农历为记年月)
年 1岁
农历三月十六日生于中国吉林省双城县拉林镇(“双城县”现属黑龙江省,“拉林镇”现划入五常市),俗姓白,名玉书,又名玉禧。
年 11岁
见一死婴,遂萌出家之念。
年 12岁
忏悔改过,早晚向父母,乃至一切众生叩头。
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日,夜梦窟窿道,领众生出险道。
~年 12~15岁
寻师访道。
孝名远播,人称“白孝子”。
年 14岁
见日本蹂躏中国,曾想从军救国,未能遂愿。
年 15岁
皈依三宝,礼三缘寺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师,亲近上常下仁老和尚。
入私塾读书(农历三月十日至八月十三日)半年。是年冬,因日人侵华而中断。
年 16岁
参加东北万国道德会。
讲《六祖坛经》、《金刚经》、《阿弥陀经》,以弘扬佛法为己任。
读书一年。
六个钟头背熟〈楞严咒〉,三十分钟会背诵〈大悲咒〉;精诚所感,又领悟到四十二手眼。此后,以〈大悲咒〉和四十二手眼为人治病,救人无数。
年 17岁
读书一年。
参加各慈善团体,如佛教会、道德会、慈善会、理善劝戒烟酒会等。
冬,任道德会讲习班的主任。
通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及医卜星相等一切世间法。
年 18岁
母病,辍学在家侍母。
办义务学校,开始教书。
年 19岁
母白太夫人胡氏逝世,赊棺葬母。
四月初八佛诞日,礼请三缘寺上常下智老和尚剃度出家,受沙弥戒后,即庐墓守孝三年,日一食、夜不卧、拜华严、礼净忏,定功日纯,悲心日深。
农历六月十九日,在佛前发十八大愿,依愿笃行。
~年?19~22岁
打坐时见六祖惠能大师;六祖预言,将大法西传,教化许多西方人出家修行。
庐墓期间,凡有难症重病者往求,以诚感诚,皆得如愿获救。
守孝期满,暂隐居长白山支脉东部山区弥陀洞内。
年 22岁
沙弥时期,即任哈尔滨三缘寺首座。
在庙上修种种苦行,用“忍耐”二字为座右铭。
发三大愿:一、把佛教推行到整个世界,二、翻译经典为各国语言,三、在佛教里办教育。
年 24岁
在东北收第一个出家徒弟果能。
狐仙来求皈依,当天有八百三十几个狐仙同时皈依。
年 ?28岁
农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法会,率众弟子于佛前燃香,发愿云:若能活至百岁,则烧全身供佛,求无上道。
第二个出家徒弟果舜,头陀行第一,九月自建茅棚,时十龙皈依降甘霖。
年 29岁
农历八月中旬,起身欲往曹溪亲近虚云老和尚,经长春、辽宁,抵天津,住大悲院,听倓虚法师讲《楞严经》。后搭船至湖北正觉寺,任寺中行种种苦行。
年 ?30岁
于中国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受比丘具足戒。
参加宗教联谊会,该会由已故的于斌枢机主教创立。
至苏州灵岩山寺佛学院研究班学教。
秋,至南京空青山打十个禅七过冬,礼明观和尚及方丈了乘和尚。
年 ?31岁
农历正月起单赴沪,后至南华寺礼虚云老和尚;虚老命于南华寺戒律学院任监学,不久转任教务主任。
暑假,赴江西南城讲《阿弥陀经》。农历八月中旬,回南华寺。
农历九月中旬,土匪抢劫南华寺;事后,全寺僧众起单,师一人负责戒律学院及所有课程。
冬,于南华寺打禅七。
年 32岁
元旦,上书虚云老和尚,请辞学院教务主任职,居藏经楼阅藏。戒期任尊证阿阇黎;传戒毕,随虚老至韶关大鉴禅寺。农历五月初旬,赴大觉禅寺,至云门寺为班首,领众修行。
六月,辞别虚老至广州六榕寺;十月,赴香江弘化。
上人父亲白富海往生。
上人摄于香港
修行在中国
楔子
出生至三十一岁(西元一九一八至一九四九年)
光含法界
宣公上人,东北吉林省双城县(现划入黑龙江省)人,是在美国建立三宝之第一人。年农历3月16日出生。父亲务农,名白富海;母亲胡氏,茹素念佛的虔诚佛教徒。年上人赴香港弘法,年应弟子之请来美,致力弘法、译经、教育大业;并建道场,立宗旨,教化众生,奠定正法在西方的基石。
曾有大学教授提倡成立“法界妙觉山研究会”,研究上人事迹。但是上人表示:“不要研究我,我不值得研究。你们应该去研究其他人,男的、女的,出家的、在家的,老的、少的,好的、坏的……,都记录下来,将来可以教化人。”上人常说自己道不足以感人,德不足以化人,人家要的他不要。他不是“高僧”,不是“上人”,是“下人”──欢喜在人人之下。人家不要的名字,就是他的名字,他叫自己是“乞士”、“如愚子”、“活死人”、“小蚂蚁”、“小蚊虫”、“墓中僧”,甘愿走在一切众生的脚下、众生的后面。
??年??10??月??16??日,上人于波兰??JeleniaGora??开示时说过:“我的出家因缘,本来我也想说一说,不过太长了,我就不讲它了。有一本书是关于我的事迹,谁愿意详细知道,可以看一看,但那也只是一个大概。实际上,我所行所做的,只记录下很少很少的部分,如果要完全说,那会有一部藏经那么多。”
人人都很感恩上人,礼敬上人,但是我们对上人认识有多少呢?上人一生的经历行谊,包括上人刻苦忍辱的修行,或者利益众生的事情,上人都不自我宣传;所以有很多人,甚至于包括上人的近亲弟子都不全知悉。我们所知道的这些微乎其微的部分,是多年之后,或因被弟子、访问者问起,或因某些类似因缘,上人才旧事重提。
有人问上人:“你多大年纪了?”上人对他这么讲:“见着一百岁的人,我或者就是一百零一岁;见着一个月大的小孩子,我的年纪就是二十九天。大的,我比他大一点;小的,比他小一点,这是平等。本来也不大也不小,没有个一定的年纪。”
上人一生的事迹,就从他诞生开始说起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