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化成涵养匠心
培育秀外慧中智德婵媛之才
“白山松水,女权肇始,我校夙清芬;力学无荒,乐群健体,进德继先民……”年,吉林女子学校破茧而出,当属开天辟地。文献《东三省政略》称:“吉林向无女学,是校开而女子向学之风为之兴起”。我们的血液中回荡的是近代的脉搏,有历史的学校是一种文化,年的精神流淌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如今这所百年历史名校,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7万平方米,教职员工人,学生人,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德育科研百强校、全国送温暖工程先进集体、全国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验基地校等荣誉称号。
一、科学定位、全员育人、强化保障,全力打造“特色化、高水平”学生管理名校
(一)高标准定位、大动作推进,打造“特色化、高水平”学生管理名校
吉林女校通过国、省“双示范校”建设,已成为吉林省最具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之一,承担着我省打造全国知名中等职业学校的神圣使命。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建设为统领,立足女性特色教育,高起点谋划,大动作推进,努力实现“职业女性、智慧女性、通才女性、诚信女性、高雅女性、幸福女性”的培养目标,培育“秀外慧中、智德婵媛”技术技能型人才,全力打造“特色化、高水平”学生管理名校。
(二)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育人网格,立体构建学生管理工作体系
学校建立了“处处都是管理落脚点,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大德育工作体制。学校党委积极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牵头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引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长坚持德育为先,将德育与其他各项工作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评估。学校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牵头,成立了由学生科、保卫科、舍务科、教务科等共同组成的学生管理工作考评组、活动组和保障组;成立了由班主任、辅导员、家长委员会等共同组成的管理组、检查组和督导组,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管理格局。
(三)夯实制度基础、加大研究力度,提升学生管理水平
学校按照《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修订、制订了《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五星中职生培树手册》《班级量化考核细则》,不断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同时,学校制定了学生管理科研制度,把学生管理项目列入科研规划,组织广大教师加强课题研究,交流德育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以研促育、以研促管”的能力和水平。
(四)运行女性研究中心、挖掘企业育人资源,创新校企协同育人
为实现校企共育,学校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该中心下设女性文化研究室、女性服饰研究室、女性心理研究室、女性形象研究室及5个大师工作室。该中心通过企业专家论坛等形式向全校师生传播女性文化、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了解、践行女性修为;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改革。实现了女性文化研究、教育、实践的三维融合。
(五)走进学生心灵、创建“PEC”模式,提升学生管理效能
“PEC”来源于“感知”“感受”“感悟”三个词语的英文单词的缩写字头。“PEC”育人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做法是以读懂学生心理开始,从走进学生心灵入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特殊设计的活动场景中自我认知、自我锤炼、自我升华,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核心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从感知主题,感受情境,感悟理念,到产生心灵触动,使学生养成良好品行,从而升华为一种终生恪守的道德准则和信念。
(六)加大经费支持、打造智慧管理,为学生管理提供设施保障
学校成立了“天使”基金会,与吉林省、市妇联开展“春蕾助学”项目,10年来,共投入资金余万元资助名失学女童,使之顺利完成学业。此项工作已经成为吉林省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教育公益品牌项目。
为实现智慧管理,学校一是建设了智慧班牌系统。智慧班牌分布于全校各班、寝室、实训室、活动室,既是班级风采、特色的展示窗口,也学校进行班级管理、课程管理、班主任管理的重要平台,还是家校互通、家校共建的高效平台;二是开发了德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活动计划管理、德育活动展播、德育活动统计、德育素材共享等,推进了学生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二、聚焦创新,立体建构、多维实施,架设并实施吉林女子学校特色文化体系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