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拍时间:年4月5日旅拍地点:安顺、贵阳旅行人员:我家三口,阿玲、元元、辉哥外婆、菲菲旅行方式:租车自驾拍摄作者:老兔男人拍摄器材:SONYA7FE28-70mm,华为P9手机
这两年清明前后都被贵州平坝万亩樱花园霸屏了,我们准备去现场感受一下是否如网上视屏看到的一般震撼。趁着清明三天假,我们一家三口约上阿玲和元元,准备前往,后来辉哥外婆听说了,也带上菲菲加入了我们。我们一早就出发了,乘地铁前往广州南坐车。D是我最喜欢坐的一趟高铁,严格的说是动车,从车次编号可以鉴别,D是动车,G是高铁,动车最高时速公里,高铁最高时速是公里。D早上08:58由广州南开出,中午13:17抵达贵阳北站,历时4小时17分,中间不停站,一站直达。高铁最大的优点是准时,很少有晚点,目前只遇到过一、两次,晚点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不像坐飞机一样没谱。所以到中午1点半时,我们已经出站到了贵阳北站的广场上了。依旧是神州租车,租了好几年了,感觉还算不错,懒得尝试新的租车公司了。神州租车这时候还在梦想城,位于高铁站西广场的西北面,需要穿过地下隧道才能到梦想城,对拧着箱子的游客来说,算有点远,还要穿过地下隧道,略有不便。因为已经打过多次交道,所以轻车熟路,很快取到了车,当我们开车出发时,正好是下午2点钟。后来神州租车搬到离高铁站更近的位置,位于西广场南面,出站左转过马路就是。其实在贵阳也有朋友,借用一下车也是很容易的事,但是不想打扰朋友正常的生活,非特殊情况我都是租车。现在租车网点也多,车况也都不错,异地租车其实一种很方便的出游方式。——平坝踏青——从梦想城到平坝万亩樱花园约50公里,开车导航过去也就1个小时。据网上说看樱花的人车都超级多,以致车辆只能停在门口,需转乘旅游车进入或者步行进入。我们到达樱花园的路口时,没看见什么人多车多的情况,算正常路口,这时候心中不免“咯噔”一下,恐怕花期过了。果然如此,今年天气温暖,花期比往年早了半个月,因此也早了半个月凋谢,现在看见的是绿油油的一片樱花林,那就改成踏青吧。平坝樱花园所在单位叫做平坝农场,位于黔中腹地,红枫湖湖畔,隶属于贵安新区直管区高峰镇。平坝农场是贵州省最大的花卉苗木培育基地,主要品种有桂花、红枫、香樟、雪松、玉兰、含笑等十余种风景绿化树木,可供游客观赏。场内还种植了余亩樱花、0余亩桃花,还有余亩茶叶。平坝农场樱花园现已种植50余万株余亩名贵樱花,号称“万亩樱花园”,堪称“贵州最佳樱花观赏区”。园内种植的樱花分为早樱和晚樱,先盛开的是白色的早樱,晚樱比早樱晚两周左右。赏花时间从三月一直持续至4月上旬。每年这个季节,赏花游人络绎不绝,这两年更是成为网络热点,火爆得不行。因为没什么景,就安心给大家拍照了,也因为没什么景看,其他人也安心做模特了。元元带了新玩具——拍立得,既能做个小小摄影师,也是一个很好的道具。元元的帽子跟辉妈的是一个系列,二人组队拍个帽子系列。菲菲的带着天真灿烂的笑容在林间小路上奔走,红色的衣服成为焦点,正是“万绿从中一点红”。元元今天的打扮很日系,能拍出日系少女的风格吗?在小小摄影师元元的要求下,辉妈也配合摆出各种POSE,并在元元的指导下不断调整动作,比平时可耐心多了。辉哥用元元的相机创作两张,帮元元和阿玲拍几张母女系列,从辉哥那“婀娜”的架势上来看,应该是个与众不同的摄影师。元元今天的装扮非常得体,文静、大方而美丽,淑女气质显现无疑,日系风格,花一样的少女。菲菲时而在树林间穿来穿去,时而摘下一根艾草细细端详,时而拿着手机指指点点,时而又抿着小嘴偷偷发笑,好一个天真纯洁的小女孩,好一个清纯可爱的小美女。元元也帮辉哥拍个单人照,辉哥依旧是传统手势:“Victory!”这时才发现辉哥外婆在树林里摘艾叶,用她的话说:“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大片艾叶。”既然看不到花,那就摘两袋艾叶回去。明明说拍个“森林背影”系列,却拍成了“森林喊话”系列,现代人拍照越来越不喜欢露脸,背影成为了适合任何场景的、最时尚的系列。帮元元和阿玲再拍几张,想想怎么改变一下拍摄的风格。试了几张,计划拍个人物小一点的全景照片看看效果,尝试做出一点改变。元元给这几张照片起名:“闺蜜”。因为没有花,所以很快就觉得没意思了,我们决定先离开这里,再换个别的地方玩玩。平坝农场开花的时候,上万亩的樱花,被红枫湖分割成了许多独立小岛,像巨大的花朵绽放在红枫湖上。平坝农场的万亩樱花园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樱花基地,甚至还被外国媒体称为蓝色星球最美的樱花园之一。——青岩古镇——离开平坝农场,我们决定前往青岩古镇,大约用了一个小时,车程约50公里。年组队来贵州旅游的时候,没有安排青岩古镇,今天可以带她们几个弥补上一次的遗憾了。第一次来青岩古镇是年,详情可见《老兔旅拍·旅游篇第67期:青岩古镇》,当时有详细的介绍,所以今天也就不再啰嗦了,以拍照打卡为主。停好车后,我们从北门进入古镇,并在北门最靠近的城墙口登上城墙,一来城墙上较高,视线比较好,可以观全景,二来城墙上风景不错,人又不多,适合拍照打卡。青岩北门
我们先到北门,又称玄武门,始建于明朝天启年。为重檐歇山式顶木结构建筑,屋顶为青灰色瓦面,泥塑脊饰,是古代钦差下达皇帝圣旨的场所。清顺治十七年(年)班麟贵之子班应寿,子承父职(土司)将土城改建为石城墙,清嘉庆三年(年),武举人袁大鹏重修扩建,是青岩军事古镇的象征之一。吴张氏节孝坊
北门广场上有一座吴张氏节孝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公元年),乃原贵州巡抚乔用迁题旌,上报朝廷,钦赐建坊。后继署贵州巡抚罗绕典督建,至今已一百六十余年。不过已损毁,现在的是后来复建的。中间正楼上方有横匾,正面鎸有“吴张氏节孝坊”,背面阴刻“天挺贞操”四个擘窠大字。青岩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牌坊也昭示当地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节孝坊指旧时旌表节孝妇女的牌坊。在历史上青岩这么一个边陲古镇,牌坊就有八座。其中节孝坊就有四座,分别是:吴张氏节孝坊、王张氏节孝坊、赵车氏节孝坊、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但现存只有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一座,其他都是复建的。青岩由来
青岩在汉语字面上理解就是“青色的石岩”,很符合青岩一带地理山貌的特点,并且青岩城内外不少建筑亦采用当地的青石,古青岩城似乎也就名副其实了。以至于有不少史书文章都想当然地认为:“青岩这个地名,是因为当地岩石多为青色,故为青岩。”或“因狮子山山色青黛,故当地堡子以山色而得名,叫青岩堡”等等。其实这样的解释并不是“青岩”这个名字的由来。不过,“青岩”字面的理解确实符合当地青石地貌,青岩的称呼最终被人们接受固定下来。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年),贵州都指挥司增设贵州前卫,第二次戍军屯田运动又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青岩堡就是此时建立的。当时,贵州前卫中千户所的第九百户所百户长叫王荣,因屡立战功被提拔成百户长,他为人英雄侠义、胸襟高旷,带领个弟兄到叫“麻嘎典”的地方开始营造屯堡。王荣爽朗慷慨,广交朋友,和睦四邻。人们敬慕其为人,渐渐将“麻嘎典”呼为“青岩”。“青岩”是布依话,本意是指“兵营”、“军城”,译成汉话就是“军队驻扎的地方”或“屯兵住的寨子”。所以,青岩本意并不是“青色的岩石”这个意思。青岩古镇里的商店非常的多,但大多卖本地的特色产品,卖“义乌货”的店铺并不多,这点倒是跟其它古镇大不相同,因此在这里逛街,还是颇有意思的。象鼻木雕
青岩的街道大多是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象鼻木雕在青岩建筑中十分常见,大多用于房前挑檐枋,将其雕成象鼻形。柱子,其断面有圆形的,有方形的,还有方形抹角的。方形抹角则被称为“芝麻柱”,其柱形酷似芝麻杆。“芝麻柱”映衬着居民“多子多福”、“步步高升“的传统祈愿。青岩天主教堂青岩是个神奇的“四教合一”的小小古镇,同时有古老的寺庙、道观、肃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这是青岩古镇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同宗教在这小地方融合得十分和谐。偏远的地方有宗教场所并不足为奇,奇的是这里村民与生俱来的对外来事物的宽容与大度,使本不属于这的宗教信仰也能在此生生不息。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咸丰十一年(公元年)端午节,在民族大义当前,在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教案,此案历时四年,不仅震动青岩,惊动朝廷,还震惊了世界。“青岩教案”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爱国主义斗争。怕不辣
说起贵州首先想起的是酒,毕竟“醉在贵州”嘛。其次就是辣,古镇上买的几乎所有食品都是辣的。我一直觉得湖南人是最能吃辣的,但曾经有一位湖南人,一位我尊敬的长辈,他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给予了贵州人吃辣最高的评价。贵州散酒
贵州的瓶装酒全国文明,沾茅台的光,茅台镇数百家酒厂生意都红红火火,但贵州本地人很多时候都是喝散酒,散酒有着更为地道独特的味道。散酒大多是小酒厂酿造的,因为不知名,基本卖不远,通常只能覆盖方圆数十里的地盘,靠的主要是“回头客”,因此口碑就极为重要,酒厂也非常用心。它们大多用最传统的方式酿造,没有应用什么酿酒新科技,还是以酿酒师傅的经验为基础,出炉的都是带有丰富人情味的佳酿。散酒又便宜又好喝,新酿的散酒1斤只要几块到十几块不等,最多也就几十块,许多爱酒之人都是一坛坛买回家,自己存放。赵公专祠
赵公专祠位于青岩镇南街,原为青岩团务总理赵慰三之专祠,建于同治年间,坐南向北,年维修。有大门、过厅、两厢、享堂等。石砌圆拱门上方刻“赵公专祠”,大山门为牌楼式砖石结构建筑,很有地方特色。大门两侧为双龙戏珠图,在山门左右两旁写有“金汤”“柱石”,““金汤”之下是龙凤呈祥图,“柱石”之下则为象征长寿和权力(禄)的仙鹤梅花鹿图,大门两侧为双龙戏珠图,祥云之下,母狮与小狮子嬉戏图。财神庙(八庙之一)
小古镇里,古建筑比比皆是,除八牌坊外,还有九寺:龙泉、慈云、观音、朝阳、迎祥(又名斗阁)、寿佛、圆通、凤凰、莲花;有八庙:药五、黑禅、川主、雷祖、财神、孙膑、东岳;有五阁:奎光、文昌、云龙、三宫、玉皇;有二祠:班麟贵土司祠、赵国澍祠;有赵状元(以炯)府、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还有一世界珍稀树木“青岩冷杉”;有神仙、黄龙、花山、璇宫四溶洞;有三叠系的古生物化石山。青岩赵氏
赵姓在青岩属第一望族。青岩赵氏,始迁祖赵公洪美,字良胜,是宋太祖之子德芳后裔,清初吴三桂于云南起兵,衡阳称帝,为避兵灾,洪美公一路西下至贵阳,为求生计,不得不放下书卷而从事工商之业,先后迁居于贵阳今狮子桥、酸汤堡等地,其后又迁至青岩。青岩民风淳朴,赵氏决定在此定居。洪美公本是书香门第之子,儒学传人,书香家风常存于心,条件稍有改观,书香气息不绝。其后裔崛起于清中期,青岩赵氏一门,有贡生、武生、廪生、庠生等三十多人,举人十一人,进士五人,状元一人,故而称青岩赵氏为清朝文化世家。赵理伦百岁坊
赵理伦百岁坊位于青岩镇老南门与定广门之间,旧称大刺窝,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年)。石坊是一座四柱三间三楼阿顶牌坊,巍然矗立在南街,面南背北,与定广门相距三十米。南北面皆有石狮护柱,狮高0.65米,张着巨口,二目圆睁,前爪握宝,后脚壁立于柱上。虽经百余年风侵雨蚀,石狮仍活灵活现,精妙无比。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坊,“赵理伦百寿坊”是现存三座牌坊之一。三座牌坊的建筑造型基本相同,均呈四柱三间、三楼庑殿顶,高9.5米,宽9米,面北背南,属清朝石牌坊建筑风格。惊奇的是,三牌坊都没有基槽,靠4个长方形柱基直接立在地面上,且一竖就多年。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是“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青岩卤猪脚
到青岩古镇切不要错过这里的特色小吃,青岩卤猪脚、豆腐圆子、米豆腐、蜜汁猪肘、酸汤鱼、糕粑稀饭、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青岩双花醋等等都要尽量尝试。尤其是青岩卤猪脚,又名状元蹄,做法独特而神秘,入口肥而不腻,糯香滋润,酸辣味美。凡到古镇游览者,皆以品尝此蹄为快,“游青岩古地,品青岩美蹄”,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文化现象。浙大情缘
走到定广门,再往南经过茶马古道便出景区了,我们在此留步,准备返回。青岩古镇保存完整,跟浙大还有一段情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年底,浙江大学西迁贵州,大部分师生转至遵义湄潭,一年级和先修班则设于青岩古镇。教室、图书馆、办公室设在龙泉寺,学生住在慈云寺,另有实习场和教职员住宿地分别设在圆通寺和黑神庙。这里是日本飞机轰炸时的盲点地区,保全了浙大师生及教学设施的安全。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
景区大门外有一座牌坊,被灯光照得通亮,那便是“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现存三座牌坊之一。牌坊建于清同治八年(年),是表彰周朝忠的妻子王氏和儿媳刘氏而建,王氏含辛茹苦拉扯儿子,儿媳刘氏尽孝将婆婆侍奉到耄耋之年,且为周家抚养子孙,教育成长传为佳话。节和孝萃于一门,博得皇帝一喜,嘉奖婆媳两世,被赞为"为黔疆扶正气"。代办信局
返回到北门附近时,看见了“状元邮局”,也叫“代办信局”,开办于光绪十四年(年),由青岩人苏抗开办。据考证,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先成立的第一家私人“代办信局”,比中国最早的官办邮政还早8年。直至年“代办信局”转变成为官办邮政前,“代办信局”一直由青岩王氏家族承办,业务从未间断,成为传递东西南北重要信息的枢纽,载入了中国邮政发展的史册。出北门,原路回到停车场取车,驱车返回贵阳。今天没看见平坝万亩樱花,算是个遗憾,人们说留有遗憾,下次肯定才会再来。之后我们到来青岩古镇,弥补随行一行人上次没来的遗憾,感受到年的历史沧桑,品尝了古镇里独特而美味的风味小吃,感觉相当满意。虽然没看见樱花,但平坝踏青给了我们轻松的感受,翠绿的樱花林宣告着春天的到来,满目青翠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今日行程:贵阳——平坝农场——青岩古镇——贵阳,行驶路程公里,用时3小时。平坝踏青,老兔旅拍推荐指数:青岩古镇,老兔旅拍推荐指数:★★★★★点击查阅往期文章:《老兔旅拍·旅游篇:小南天主教堂·沈阳》《老兔旅拍·旅游篇:沈阳故宫·沈阳》《老兔旅拍·旅游篇:万达长白山滑雪场·白山》《老兔旅拍·旅游篇:天地长白秀·白山》《老兔旅拍·旅游篇:沿江雪村·白山》《老兔旅拍·旅游篇:长白山·延边》《老兔旅拍·旅游篇: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白山》《老兔旅拍·旅游篇:北京过大年·北京》《老兔旅拍·旅游篇:外滩·上海》《老兔旅拍·旅游篇:红枫湖·清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老兔男人老兔旅拍,一起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