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基础学科教育改革是必然的,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我执教的六年内,北京中考已经经历了三次非常重要的改革。北京的改革是试点,是风口。随着北京改革的推行,各省市各地区会逐步进行改革。那么三次改革都有哪些变化呢?对于我们中学生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最初北京中考,考试科目为文化课五科和体育学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分(语文作文由60分调整为50分,满分分不变)、物理满分为分、化学满分为80分;体育满分为40分(其中10分为过程性考核成绩);文化课五科和体育学科满分共计为分。一般分以上有机会升入高中,以上有机会进入一些好一些高中,北京高中不一一列举。 第二次改革除了主科外,副科实行选科制度。北京中考5选3,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思想品德5门课中选3门。1、语数外+物理+生物(化学)+思想品德这个组合适合于理科比较强的孩子,对于孩子高中、大学的入学规划也很有益处,因为初中理科也是高中理科的基础,所以初中时选择物理+生物(化学),就是为了给高中打好基础。2、语数外+物理+历史+思想品德适合成绩中上,文理比较均衡的孩子。物理作为理科的第二大学科,一直也是很多孩子的软肋。但物理到高考时,仍然是属于大学录取的必选科目。历史这门课程,其难度应该是介于化学和生物之间,背诵量多于生物,但需要理解的部分少于化学。但生物和化学是合成一门,就学习量来说肯定高于历史。所以其实这个组合适合大部分的孩子。3、语数外+生物(化学)+历史+思想品德这个组合更适合纯文科的孩子,虽然生物(化学)这两门是理科,但是在初中时偏向背的东西较多,没那么恐怖。而且初中化学很重要,都是基础知识。高中大多都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不过毕竟初中所学是高中的基础,而高中选考科目决定你的大学院校的选择情况。选科制的弊端在于,初中进行了选科会按照选科情况进行重点学习,这样势必造成未选择科目薄弱,升入高中后很难继续学习未选择科目,老师头疼,孩子家长更头疼。未选的科目孩子上课犹如听天书一般。所以选科制很快被淘汰,只实行了两年(-)。第三次,也就是北京新中考,目前所有科目都要学习,都会计入中考评判标准。初二下学期结束后,先进行生物,地理的考试,每科80分。总分为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均为分、体育4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均为80分。实际数学题量和相应布置没有太大变化,语文课外阅读,文言文稍有增加。中考的改革,也必然会影响高考。在这种背景下,高考的改革也是必然事件。那么对于北京的中考改革您了解了吗,对于新中考您想好怎么应对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fz/1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