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兄弟的一首《父亲》,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容易触动听众柔软的内心。歌词中有类似朱自清散文《背影》里的细节描写,例如“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有深情的议论抒情,例如“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如同“母亲”这个词一样,“父亲”也是一个考验人们泪点的词。正因如此,在《父亲》这首歌的评论区,很多人边听边写下了自己的故事。下面这两段话,可谓是写“父亲”的“满分微作文”。文段一爸爸:儿子你觉得爸爸壮吗?儿:嗯。爸爸:你觉得少林功夫厉害吗?儿:厉害。爸爸:如果我剃成光头,练少林功夫好吗?儿子拍手:太好了。儿子看到光头的爸爸,高兴地说:爸爸加油,一定要练成高手。那天,是爸爸化疗的前一天。这个故事,运用了一个情节突转、戛然而止的结尾。正是这个结尾,让读者看到了父亲在面对疾病时对儿子的牵挂。类似情节,我们在经典影片《美丽人生》也见到过。二战时,一对原本幸福的犹太父子俩,被关进了集中营。为了让儿子不恐惧害怕,父亲奎多把残酷的集中营生活比作游戏,只要第一个拿到分,就能获得一辆真正的、能驾驶的坦克。即便在临死前,奎多依旧摆出夸张的姿势,告诉儿子游戏仍在继续……是的,“父亲”二字的分量太重了!文段二评论区里的第二篇“满分微作文”如下。那天晚上放晚自习回家,老爸让老妈进去看电视,说要跟我单独谈谈。桌子上放了一碗热热的鸡汤,他说:我这个病(肺癌)不管治不治得好,你以后都要好好跟妈妈生活,不要让她担心,多帮她做点事。我埋着头喝鸡汤,眼泪往汤里面一直流,到现在都还记得那碗汤越喝越咸。不知道现在老爸在天堂还好不?这个故事的结尾,也是一下子戳中了读者的泪点。不同于第一篇,这个文段的前半部分已经在“蓄势”:患肺癌的父亲,主动跟我谈谈;谈话的内容是今后如何照顾好妈妈……这已经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了。结尾的一句,加重了这种悲痛之感——音容宛在,父亲已在天堂……这两篇“满分微作文”启发我们,“情感真挚”才可能写出感人的记叙文;一个戛然而止的、情节突转的结尾,可能让情感表达得更有力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fz/1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