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命题解码从题型看,这是一道富有创意的作文命题,题目由“材料+半命题+要求”三个部分组成,属于“创设情境+定向写作”的新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前两年的作文命题相比,稳中有变。命题有四个非常鲜明的特色:
一是命题凸显情境性。拟设语言运用情境,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高考语文命题的特点。这个命题的情境性非常突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概述性情境,二是具体性情境。
二是命题呈现多维性。作文命题要兼顾不同层次考生的写作水平,让每位考生都有选择写作的可能。这个命题的多维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地名选择多维。半命题“带你走近_”,横线上考生可以自由选填最熟悉、最喜欢或最有话说的地名,只要是“中华地名”,均可选为写作的对象。其二内容写作多维。根据前面材料的相关提示,向电视观众介绍“中华地名”的特色或内涵,带领观众深入了解某个地方的过去、现在或将来,可以写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也可以写与这个地方有关的“某种记忆与情感”,还可以写与这个地方有关的“一段难忘的故事”,或者写这个地方对你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其三表达情感多维。可以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表达对沧海桑田变迁的感慨;可以着眼现实,看发展风貌,表达乡愁乡恋;可以写对某个地方的特殊记忆,表达家国情怀、责任胸怀等。
三是命题富有文化性。高考作文要突出对语文学科素养的考查,这道作文命题,除了对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和审美素养的考查外,尤其彰显了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命题直接指向“中华地名”文化,引导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