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5日讯(记者杨斯涵黄京)“湛蓝深远的飘着朵朵白云的天空下,一片翠绿与土黄在广袤的大地上纵横交错”;“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半掩半现升起的炊烟,半掩半现在屋檐后落霞残阳,滴滴答答打在瓦片上的雨声,屋前屋后终年翠绿的竹林,屋旁小路通向的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透过瓦片上的玻璃望见的月亮与星光,还有矮矮的门槛上小凳子坐着唠家常的老人”……这些令人心生向往的美景都出自于一本名叫《麦田月光》的书本里,在这里,作者李卓完成了一次精神还乡,回到他从小长大的“奋斗村”,找寻与文学相遇的原点。李卓,80后青年作家,出生于汨罗江边的一个教师家庭。他自称是一个“才气”与“江湖气”融于一体的文艺青年。在这本《麦田月光》里,李卓以故乡为写作主题,自觉开掘真实的人和事,温情还原那个美好时代的本来面目。他的写作回到自己的“文学领地”奋斗村,目的或许正是为了把读者带回他眼里“那个美好的时代”。“那个美好的时代”有他的成长故事,有他的人生探索,有他对平凡人世的人性探测。“那个美好的时代”,在他心目中,或许不仅仅是单纯的温暖,是心灵的抚慰,它就像书里提到的那条表面平静的江,时常从心头流过,底下必定隐藏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记者翻阅发现,《麦田月光》本身也许并没有什么神秘色彩,但它给人的感受反而是文笔质朴、饱含深情,叙事流畅好读,令人愉快。作者的这种语言调性,正是作品令人着迷的所在。全书四辑,分属亲人、乡情、少年印记、人世杂议,共三十八篇文章,构成一幅色彩杂糅、完整真实的人生画卷。据悉,这部作品获得著名作家韩少功、汤素兰、邓湘子和黄春华的联袂推荐,评价颇为中肯。韩少功先生赞道“于凡人小事居然写出夺目锦绣和惊心波澜”;汤素兰教授认为作者走的是“经典文学的正道”;邓湘子老师认为作者“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fz/1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