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在知乎的一个帖子中被点赞1.5万次。有些人,初看它时,惊呆了。有些人被作者的勇气所折服。作为考场作文,它不易被模仿,应该也较难被超越。它就是年的江苏卷满分作文《写作的智慧》,作文话题为“智慧”。开头一句,惊艳无比。作者不走寻常路,直接写考场上的情绪,完全不按作文套路来。“最后”“大概”流露出的决绝又伤感的情绪很抓人,就像有些书信的开头是“我走了,可能再也不会回来”或者是“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一下子就牢牢地揪住了看信人的心。作者的写作能力也可见一斑。第二段写得也很妙,用情感饱满的文字表明高三平时写作文就是模板训练。明明是表达不满,却写得不动声色。然后,表达对老师认可的“智慧作文”的肯定,欲抑先扬,既点题,又使行文有了起伏波澜,同时,也不至于得罪阅卷老师,步步都是智慧啊。一句“然而,我总是不屑”,有少年的傲气,有写作的真诚,还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这样的句子,这样的作文态度,应该被每个老师欣赏、鼓励。这部分主要是指出应试作文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反感。作者列举众多的人名和事例,一箭双雕,既指出应试作文模板化、爱套用素材、素材老旧的特点,又展示了自己的积累。最后一句,收得干脆,承上又启下。写议论文,就要让观点立起来。所以,这部分论述了“写作的智慧”的核心是“以我手写我心”,然后举例阐述什么样的内容是具有“写作智慧”的。对汪曾祺、张爱玲、余光中文字的理解,说明作者阅读面很广。有人说,作者其实也在套路作文,也在罗列论据,也在用排比。议论文嘛,就是实用文。实用文本来就是有套路的,文章有明确的论点,然后想办法证明论点,而论证的方法主要就是举例论证。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只是写了一篇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议论文,这个已经很不容易了。文中的每一段话,都紧扣“智慧”二字。想写的时光,想说的心情,都在体现“以我手着我心”的智慧;跟老师道歉,既呼应上文,又突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的节奏感、分寸感把握得特别好。语气真诚,内容丰实,论证为主,抱怨和道歉为观点服务。最后总结出了“智慧写作”的几个要素:勇气、自觉、才华,纯真。文字间气韵流动,气息通畅。作者的文字和观点完美融合。结尾的四个字,“现在,交卷”,仿佛武林高手将宝剑归鞘,帅得感人,其间的霸气与才华,令人拍案。这篇文章真正做到了:语言质朴灵动,立意独到深刻,说理收放自如,文风真诚率性。它不讲故事,却能把人感动到哭。最后,想对老师或者对作文辅导班或者谁谁说一句话,想了半天,算了吧。读书还是很辛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fz/1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