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解读在这则材料当中,我们要注意这样一些关键词语:“规则”“习惯”“新情况”“争论”。有了这些词语,我们就可以引出“如何看待规则”“习惯坚守还是变革”“新情况的出现是不是合理”“变革与规则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思考。这些思考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立意。
这些立意之间往往是具有交叉空间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悟的深刻程度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角度入手。
范文赏析我想赢
我想赢。我挤在观战的人群里,看着桥上的两个人,看见他们微微闪耀的汗水和紧绷的表情。我默默为处在劣势的人加油,同时又真诚地敬佩他面前聪明的挑战者。我听到获胜的队伍欢呼的声音,我看到失败的队伍互相鼓励的身影,我被比赛激烈的气氛打动,也没忘了悉心记下成功的方法:欲擒故纵,沉着冷静,稳中求进。今后我也将站在赛场,身临这种对弈。
我想赢。我站在独木桥上,看着迎面的对手,集中着全部的注意力。我为比赛做足了准备。我练习平衡,还要练习心理;练习进攻,还要练习躲避。我从未想过在狭窄的地方会有人给我一个拥抱——如果真的有,我会在结束后回应他,而不是在桥上。因为我想尊重比赛的规则,尊重我做的一切努力。
我想赢。并不是因为我有意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相违,我只是接受最高的领奖台只有一个的规矩,我相信几经起伏才可以做到坦然面对。已知的未来比未知的未来更令我恐惧。我不相信结果已定的比赛会更有吸引力,有竞争才有成长,有输赢才有反省时的思考。人生的独木桥上,我们无法拥抱彼此,有人求知若渴,有人恃才傲物,有人披星戴月,有人碌碌无为。成败本就不是一瞬注定,我们又怎能要求别人必须给你这个多余的拥抱?唯有以悲喜为鉴,在失败里不断完善自己,在荣光中时刻不忘一如既往地约束自己,才能永远向前。
我想赢。有勾践大败才有“三千越甲可吞吴”,有林肯数次落选才有愈挫愈勇的政绩辉煌。“寒声何地起,风在最高枝”,人生的寒声,命运的风,我们逃不掉,无法预测,那就应该时刻做好准备,强大自己,傲然迎战。不去信仰那些使一切变得安逸的“机遇”,信仰在心里,我相信的是最普通的路和最努力的自己。
我想赢。想成功的念头人皆有之,不是自私,不是急功近利,是朴实的动力。倘若诸事人人无异,是否还有人愿意在别人喝茶的时候读书呢?输赢的魅力便在此,哪怕屡战屡败,哪怕起伏无常,下场比赛我依然会尽我全力,不为伤害对手,不为满足虚荣,只是遵循自己心里笃定的声音:
我想赢!
学习与借鉴
本文用“我想赢”总领篇章,在看似简单的结构当中极为精练地渗透进了“起承转合”的巧妙布局,以“材料”入手,以“规则”质疑,以“人文”为纽,以“信仰”掷地。既有柔的反省,又有刚的笃定,引人深省。
作者的文采是不张扬的,在娓娓的陈述中,让人自然相随,无论是历史的印记,还是中外的比照,都没有让人感受到咄咄的盛气,而是如走画廊,自然晓畅,少了架空的压抑,多了朴实的领受。#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