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做根,长白山为魂,冰雪铸风骨,江河融精神。肥沃的黑土地给了作物强大的生命力,长白山是龙脉精神,勤劳朴实的东北人不畏寒冷,在这片土地上讲述着他们的故事。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瞅瞅东北的风味,你且坐下,我来说给你听!
No.1
美食篇
迷人的烧烤
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小伙伴们,今天咱就先来康康东北的特色烧烤叭~起源于齐齐哈尔的大肉串和绥化的涮毛肚,特点是口味浓重,肉厚多汁,并且大多数属于综合性烧烤,分为独立式烧烤(只有烤串),二式烧烤(烤串、涮品),三式烧烤(烤串,烤肉(或火锅),涮品),多式烧烤(烤串,烤肉,涮品,火锅,家常炒菜,铁板烧等),并且非常喜欢烤禽肉(鸡肉,烧烤鸽子,烧烤麻雀,烤鹌鹑肉等)和鱼类(鳕鱼,黄花鱼,小鲫鱼等),特色菜就是烤大猪肉串和五花肉,以及上面说过的烤禽类和涮品等。
特色家常菜
小鸡炖蘑菇,通常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榛蘑可以衬托出鸡肉的鲜香,粉条滑爽而绵实。小鸡炖蘑菇鸡肉鲜嫩,营养价值也很高。
地三鲜,"地三鲜"是很有特色的一道东北汉族传统家常菜,选用了三种地里时令新鲜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来搭配,不仅在于鲜浓的味道、天然绿色的食材,更胜于它涵盖多种食材的营养,让三味非常普通的蔬菜做成鲜爽无比的佳肴。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成菜色泽金黄、口味酸甜,为了适应外宾口味,把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之所方法也不复杂,学会不难,但是要想做出东北菜地道的味道也不容易。
东北拉皮,是东北的名小吃,又称拉皮、东北拉皮、东北大拉皮、水拉皮、东北凉皮(有个别地方将其称为东北凉皮,但东北凉皮其实是东北的另一种小吃,此系误传)。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盘锦大米,辽宁省盘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环境优越,栽培历史悠久,所产大米以外观品质好、加工品质好、理化性质好、食味品质好、卫生品质好五大特点而成为响誉全国的优质产品。年,盘锦大米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盘锦大米注册证明商标”;年,盘锦大米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殊荣;年,盘锦大米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
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经评估该品牌价值亿元以上。年12月23日,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盘锦河蟹,辽宁省盘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体型短粗而厚重,背壳色深,多黑色或铁青色。腹白(稻田蟹有划痕),腿短,螯足多毛,仿佛戴着黑色毛手套。从大眼幼体到扣蟹,经过数次脱壳,蜕变为成蟹。成蟹争勇好斗,丢螯卸足也毫不退缩。
湿地河蟹是盘锦河蟹中的上品,盘锦最具代表性的河蟹为纯正“溜达蟹”,湿地生长,完全野生,湿地内天然饵料丰富,河蟹吃小鱼小虾、水草、微生物等,每年9月开始黄满膏肥,湿地河蟹不仅个大肉肥,野味十足,有盘锦地区独特的盐碱地味道,味道鲜美,蟹香纯正,唇齿留香。
年04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盘锦河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咱大东北有的不仅仅是吃吃吃,更是在具有独特优势的地理环境下,创建出在中国独一无二的美景呢。
冰雕,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同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样,冰雕也分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冰雕塑与其他材质的雕塑一样,讲究工具使用、表面处理、刀痕刻迹,但由于它材质无色、透明,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故此雕刻出的形象立体感不强,形象不够鲜明。
冰雕种类1
圆雕:又称立体造像,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完全独立的可以四面欣赏的冰雕。
冰雕种类2
浮雕:即浅雕凸雕,在实体的表面上雕刻出具有背景的形象,也就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是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雕塑艺术。
冰雕种类3
透雕:镂空浮雕的背景,它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空间感很强。
美味的特色菜,自然馈赠的冰雕,离开了家乡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原样复制,但接下来团团要介绍的可是走哪到哪原汁原味零添加的“特色”哦。
看到这熟悉的三连问,相信大家都知道团团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东北话了吧,东北方言的感染力相信大家都了解,毕竟“寝室一个东北同学,四年后还你一个家乡”也不是空悬来风,接下来,团团就带你们一起感受东北方言的魅力啦。干哈呀,别激动,咱先走个程序。
东北话,即东北官话,分布在除辽东半岛以外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河北省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全境、辽宁省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使用人口约1.2亿。东北官话有两种划分方案,一种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若干小片。最新一种划分:松辽片、辽沈片、松锦片。
东北话擅用丰富的动词、拟声词、形容词。跟东北人唠嗑,感觉像是在听单口相声:
蠕动不叫蠕动,叫固拥;
撒谎不叫撒谎,叫扒瞎;
讲道理不叫讲道理,叫掰扯;
不合群不叫不合群,叫隔路;
讨厌不叫讨厌,叫膈应;
轻浮不叫轻浮,叫得瑟;
打架不叫打架,叫干仗;
在东北,有一种浪费叫“霍霍”;
有一种长相叫“磕碜”;
有一种生气叫“急眼”;
有一种速度叫“磨叽”;
有一种对峙叫“你瞅啥?”、“瞅你咋滴!”
东北人还特喜欢在句子里使用四字成语
友情提示:这是一张自带语音的图
请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
东北人还热衷于用叠词表达自己的感受,常见的词型包括但不限于:ABAB、AABB、ABCC、AAB……
“心哇凉哇凉的”=寒心了
“憋跟我俩假假咕咕的”=不实在
“瞅你笨笨咔咔的那样儿!”=手脚笨拙
“质量杠杠的”=质量非常高
“急得嗷嗷哭”=哭得很厉害
吵架的时候动不动
就要把东北神兽拉出来遛遛
《再别康桥》(东北篇)
鸟儿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蔫儿吧唧地来
我扑棱扑棱nǎo袖子
告别西边内嘎哒的云chǎi
◆◆◆◆
这次关于东北的美食美景以及感染力超强的方言就介绍到这儿啦,小伙伴们还有什么别的想了解的嘛?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宝贵的看法呢,喜欢的话点点右下方的“在看”支持一下呢。下一期,团团带你一起浏览属于京津的风味人间哦。
编辑
江城青年新媒体中心朱何钦
审核
校团委尹星/董安琪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