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不惧西风凉,破雾高扬峻岭上。年11月10日上午,由白山市浑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召开的浑江区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进会在十六中学多媒体室隆重举行。
参与本次会议的人员有:白山市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海、初中部主任王海燕、浑江区教育局局长和锡华、教育科科长王淑华、进修学校校长李志民、副校长李海翠、副校长宋玉松、各中学校长、教学校长及语文老师共98人。
浑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语文教研员赵老师作开幕式致辞。首先回顾了自年以来浑江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历程,总结了三年来进修学校、各大学区及学校组织的语文主题学习相关活动,并针对本次推进会重点研讨“教读引领课”及“组文阅读课”课型的原因做了简单说明。
白山市第九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级语文教师郑松老师做了《品文悟意学法——教读引领课课型解读》微讲座。从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语文主题学习特点、基本课型、什么是教读引领课课型等几个角度介绍语文主题学习。用“品文、悟意、学法”三个词进行了高度概括。她在交流中结合大量的案例和个人见解,用生动精炼的语言从“教读引领课”的概念、要求、单元目标的设定、课堂基本流程的设计、实施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诠释,同时还将之前参加赤峰市第六届全国初中“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的观课经历与大家进行了分享。最后,以朱永新的名言作为本次分享的结束语。朱永新曾说:“阅读的价值,就是种一棵树。”一个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这也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
白山市第十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李坤老师为参会教师做了《让学生回归阅读本原——单元整合视角下组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的微讲座。不同于教读引领课,组文阅读课需要学生将视线由课内转向课外,课外阅读纷繁复杂,如何帮助学生有选择、有目的、有效率地阅读课外文章。她首先以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名言“如果我们仍用昨天的教育来培养今天的儿童,那么我们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提纲挈领,引人深思。接着提出“阅读、整合、回归”三个关键词,进而分析每个关键词在课堂上的运用方法,化繁为简,层层深入,旁征博引,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展示。最后以著名教育家梁启超的名言“语文应该一束一束地教,而不是一篇一篇地教”作结。让我们对“组文阅读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接下来由白山市第十六中学两位优秀教师分别对“教读引领课”和“组文阅读课”两种课型进行课堂展示。
首先由徐晶老师带来一节七年级的教读引领课《植树的牧羊人》。徐老师设计的本课主题为“俯首无言心自定,植下绿意满乾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整理归纳了梳理脉络、把握人物形象的四个基本方法——关键词句显层次、层间联系隐思路、细微之处见精神、题目首尾明主旨。紧接着知识迁移,阅读丛书《在沙漠里种爱》,理清脉络,感知主人公形象。徐老师的课,不仅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还做到了“一课一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浓郁,学习效果立竿见影。
接着张静雯老师带来一节八年级组文阅读课。张老师设计的主题为“宁静其心,淡泊其志”。以陶渊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三)、《五柳先生传》为教学内容。用主问题贯穿本课,引导学生课堂上大量阅读,由文到人,知人论世。本节课堂教学处处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师生的配乐朗诵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氛围,尤其是教师自读、学生评价的环节,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诵读、学会了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了陶渊明悠然自得、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品格与志趣。
市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海,初中部主任王海燕,区教育局局长和锡华,教育科科长王淑华为四位参与分享的教师颁发证书。
最后浑江区进修学校副校长李海翠为本次活动做了总结。李校长首先肯定了三年来各大学区和各校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进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接着就未来三年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实施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大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实施力度,加强校内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师的评价力度;加强语文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的常态化,把课堂还给学生;加大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途径,组织各类活动为实验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必将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浑江区的深入开展,激励语文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语文主题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
审核:苗珺
校审:李金霞
撰稿:姜安奕
摄影、编辑:修一歌
白山市第十六中学
精彩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