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
首页
白山简介
白山地点
白山市场
白山要闻
白山发展
白山天气
白山旅游
白山信息

白山nbsp101上那座座坟茔

白山——

上那座座坟茔

文/党玉生

凡在白山镇生活过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在白山镇几个以海拔数字命名的地名中,很普通,却又很特殊。那里离居民区并不远,但即使在白山很繁华的时候,也是人迹罕至、孤寂荒凉。

那里尘封着许多水电人的故事,藏着许多水电人的忧伤。那里长眠着几百个普普通通的献身水电建设的先辈们,那里注定是很多人一生的牵挂……

不仅仅是,头道沟、批州、长哨、白山其他地方的大小山头,也是先辈们的埋骨之处……

许许多多的坟茔,大部分没有墓碑,不知道安眠者的名字。有墓碑的坟头,也大多是是荒草丛生……或许奔忙于生计,或许是路途遥远……鲜有后人祭奠的痕迹。

也许,墓中的很多人早已随着岁月的流失,被人们渐渐的淡忘。

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人为这些已逝先辈们写下墓志铭,但我知道,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曾经有着鲜活的面孔、灿烂的生命,他们把热血把青春把生命都献给了离他们安眠处不远的白山大坝……

不知道永驻在白山这片土地上先辈们都有着怎样的故事,但父亲在世时,常常和我谈起他们那一代人的点点滴滴……

父亲说:他们这一辈的很多人,是坐着敞篷的卡车,风尘仆仆、一路颠簸来到白山的深山老林之中的……那里还有年就驻扎在此偏僻之地的“老白山”“老水电”……

父亲说:白山当时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很艰苦,顿顿吃的是玉米面大饼子、黑面馒头,副食只有土豆、萝卜和咸菜……但是没一个人叫苦……

父亲说:电站刚开始建设时候,住的宿舍很简陋,十几人一铺大炕,卫生条件差,虱子、跳蚤、臭虫随处可见,夏天蚊虫不时骚扰,冬天经常半夜冻醒……但是没人抱怨……

父亲说:多数的工人两地分居,常年牛郎织女。默默地忍受孤独,饱受思妻想儿之苦……但是没人诉苦……

父亲说:他们那一代人,挣四十块双零五(四十块零五毛钱),十几年没有涨工资,也没有加班费……却没有人牢骚……

父亲说:无论那时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苦,都无法阻挡他们献身水电建设的热情……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用无数个“大干一百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水电大坝建设的奇迹……

父亲说:那是个火热的年代,即使夜晚,工地上也还是灯火通明,开挖、拌合、支模、浇筑、灌浆、运输、安装、筛分厂、加工厂……忙碌非常,却配合井然有序……那时三班倒,哪怕夜里十二点,白山的大道上也是络绎不绝的上下班人群……

父亲说:那时候人们只讲奉献,从不索取,工程局的局长也常常穿着破棉袄,腰间系着麻绳,和工人一起吃食堂、下工地……那时的队长、班组长,为了赶工期保质量,常常几天吃住在工地……那时的工人经常义务加班,没人叫苦喊累……

父亲说:那时和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民工,他们吃苦耐劳,困难危险抢着上,脏活累活抢着干……虽然他们的大多数没有转正,但是不能忘记他们的功劳……

父亲说:那时水电局五脏俱全,公安局、消防队、学校、医院、后勤机关……正是这些人为前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坝上同样也凝聚着他们的汗水……

父亲说:那时还有很多“五七”工、家属工、临时工,他们装卸水泥、煤炭,修路、建房……许多的家属忙碌中还要照看未成年的儿女……那大坝同样也是她们的丰碑……

父亲说:他的几位师傅,十几位工友就安葬在,永远地与白山松水为伴……有次事故,一次就伤亡了八个鲜活的生命……

父亲说:……

如今,父亲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两年多了,可我的耳畔却常常响起父亲那语重心长的话语……那充满激情、热血澎湃的回忆……那也一定是一代水电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岁月无情,父辈这一代水电人,已经渐渐老了,许多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很多人埋骨他乡,在这个纸醉金迷社会里,除了亲人,已经很少有人记起他们了,就像上那孤寂荒凉的一座座坟茔……中国人最不缺乏的就是遗忘……可水电的先辈们,用青春用热血用生命铸就的一座座大坝,那热血年代的奉献精神,又怎能让人忘记!尤其是身上流淌着水电人血液的后辈们,怎敢忘记!

也许陶渊明说得对,“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虽然,对待死亡我们无法做到像庄子那样,面对发妻的离开鼓盆而歌的洒脱。也无法做到如佛佗那样,“我要渡的人都已渡尽……我的肉身在世上已无用处”的面对死亡的超越。但是,除了伤感和哀思的寄托,也许能继承先辈们那个时代的精神,就是对先辈们最好的缅怀了……

生命无常,也许,本来就不用这样伤感,毛主席说过:“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白山一定是风水宝地,水电建设的先辈们,头枕青山,身边松水环绕,那巍峨的大坝,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墓碑!

……如果有机会回白山的时候,我一定会面对,面对四周的处处青山,稽首叩拜……那里没有安葬我的亲人,但我知道,他们又都是我的亲人,因为他们是水电建设的先辈,而我永远改变不了的是水电人的后代……

先辈已作蓬来客,德范犹熏后来人。愿水电的先辈们,精神永存!

年农历七月十五于大连

后记

十五的月亮总是圆的,哪怕是让人伤心的七月十五也不例外,祭奠完父亲,思绪万千,想起来父亲一生,想起白山水电,写下此文。今日,整理电脑,看到此文,无限感慨……恰逢祖国六十七岁生日,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未尝不能缅怀我们的先辈,正是有了无数很容易被人忘记的、普普通通人们的贡献,才有了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

作者党玉生

党玉生:籍贯辽宁凤城,中国水电一局子弟,曾任中水一局白山中学校长、口前中学校长、普教处副处长。爱好广泛,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各级期刊。现居大连,致力于传统文化公益传播。

《咱们村》原创媒体

第期

长白山下第一湖白山湖,家乡人的资讯平台:文学原创,生活百科,旅行摄影,山货特产。咱们村--地球村,让咱们村走出深山,让世界认识咱们村!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

qq.







































白癜风治疗知名医院
什么原因会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fz/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