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有一种发火,叫急眼;
在东北,有一种直爽,叫敞亮;
在东北,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在东北,有一个牛人,叫晓哥。
女士们、先生们、叔叔、阿姨
阿姨夫们、老少爷们
今天
特别实在
贼拉招人稀罕的
晓哥
又来给大家普及东北话
麻溜利索的吧
咱这就开始!
今天要跟您分享的有两个词
咋地、磨叽
直播录音1:那你干哈呢,你不还处着吗?就是不像原来了,你想咋地就咋地了,你想作死,这头就给你绳。
直播录音2:这时候你惯他干哈啊,该让他干活就让他干活,该说点好听的就说点好听的,听着没有。“但他有时候也挺让我伤心的。”你这么磨叽我都烦啊,你别说了,让你们家老爷们磨叽死了。
“咋地”出处:咋[zǎ]
什么、怎么了、什么情况
地方语,咋,北方方言口语中常用词
就是“怎么”的意思。
1、咋了?就是:怎么了?
2、不咋地,就是不怎么样的意思
指对结果或对象不满意
如:这道菜做得不咋地。
就是:这道菜做得不怎么好吃。
这张画画得不咋地。
就是:这张画画得不怎么好。
我觉得这人不咋地。
就是:我觉得这人不怎么好。
也可写做"不咋的"
3、 也可用作一种挑衅的口气
如:你想咋地?你咋地,不服气?
“磨叽”出处:磨叽,东北方言
一方非常着急而另一方速度很慢
办事情拖泥带水,还有点命令的口气
这样另一方就可被称为磨叽
磨叽源自满语,这个词主要是东北人使用
近义词:磨蹭,拖拉,拖泥带水,迟滞
反义词:利索,麻利,迅速,爽快
东北,白山黑水一方是满族的“龙兴之地”
北京是满人在“关内”的聚居地,
因而在现在的东北和北京方言中
存在着大量的满语词汇
只是大家伙儿没意识到罢了
东北话的“磨唧”、“磨蹭”(北京话里也有“磨蹭”)
是来自满语的“moji或moduo”
网络用语“墨迹”就是“磨叽”
小编再造几个句子帮您理解:
1.办事儿拖拖拉拉、不利索
别墨迹,赶快给我干好嘞
2.说话啰嗦,话说得太多了,类似于唠叨、
这人话说得没完没了的,真是磨叽啊
3、我和一个朋友要出门
他在那里晃悠着找东西,就是走不了
我就抱怨地说(或者是嗔怪的口气)
“快走,你怎么那么磨叽啊!”
注:年7月6日,长春市出台了《关于规范行政执法文明用语的指导意见》,涵盖了接打电话、接待来访、规范行政许可、规范行政执法检查等8个方面。《指导意见》第七条规定,禁用带有厌烦性的语言:如“快点的,要下班了”、“别磨叽了,有完没完”、“没看见我正忙着”等。
好了,今天的
“跟晓哥学东北话”
就到这疙瘩了!
下周让俺们再相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