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导
如何攀越作文这座山峰?日积月累是不二法门。
古人言:“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作文亦是如此,只有积累不断,才能成长不断。为此,老师精选全国高考满分作文,供同学们阅读、学习和积累。
《在自然中生活》是一篇才情飘逸,文采飞扬的考场佳作。考生紧扣“在自然中生活”的话题,以流畅的文笔,以诗人的情怀引领读者解读自然,感悟人生。文章很有气势,眼界阔大,句式灵活,词汇生动,表达有力。体现出考生较深厚的文学功底。
满分作文
在自然中生活
一丝花语的心事,不知诠释了多少的诗意;皱褶红楼,那北国的白雪,南地的春风,山涧空鸣清澈,林立的精彩朦胧,无不令我心旷神怡,魂牵梦萦;那多情的西湖,巍峨的泰山,险峻的蜀地,茂密的桃园,无不让我顶礼膜拜,心生敬畏。
在自然中生活,江上柳如烟,漫步于细雨楚楚的烟柳岸,细雨新鲜,长柳依依,心中的怅然与失落便随着这轻柔的柳枝被轻轻吹拂,最后又跟着微风灰飞烟灭,只剩下恬淡与舒适,与长长柳枝交相辉映,那修长的柳枝早已系住了我静谧的心。笑语盈盈,且走且议,随他“一蓑烟雨任平生”。
窗外雨潺潺,这雨打在烟雾里,落在窗台上,落得我的心怦怦直跳。这场雨不知又惹落了多少朵多情的花儿?不知道又愁煞了多少爱花的人儿?雨,最多情,其实她时而轻柔,时而温婉,时而含蓄轻飘,时而干脆利落。有雨的日子里,日子总不会单调乏味。
雨最能动人心弦,在自然中生活,去远看风雨,一缕春风一缕魂,一口薄酒一人生。
陶潜,这个在自然中寄寓疲惫灵魂的诗人,或许只有自然才会读懂他的一切。他“少无适俗韵”,却“一去三十年”。他也终于累了,乏了,困了,于是他靠在了自然的怀里,“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
自然是值得人依靠的。它永远超然,永远是骚客文人的避风港,永远是失意者的最好归宿。在自然中生活着,大可抛开一切,领略她的美丽。“一樽还酹江月”,是他,东坡居士,在他屡次失意后,畅想在江岸,手捧着酒杯,与风而和,这是何等的豪放,何等的豁达!是自然,是自然赋予他的豁达!这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道出了诗人的真谛。
自然的博大深奥不仅限于此,她有着太多的内涵与情感值得我们去挖掘。
人在自然中活着会感到无比的轻松与愉悦。轻柔,多情,博大,豁达,不正是自然的体现吗?让我们带上这些美好的情感在漫漫的人生路上,在茫茫的自然里渐行渐远吧。
名师寄语
考场作文偷不得懒,使不得滑,掺不得假,靠不得碰。要扎扎实实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写作技巧,并能在考场上随机应变。
方法是方法,能力是能力,不是懂得了正确的写作方法就有了写作能力。方法可以模仿,而能力的增长就如肌肉一样,必须经常锻炼才能够增长。
愿同学们多读多写,在方法的引导下,狠抓能力训练,使你的笔在高考试卷上发出自己最闪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