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孩子而言,最好的学习是体验。一趟有意义的旅行就是在故事的滋养中成长,在游戏中回味,在自然中交融,于童年里释放!绘本之旅是以孩子为视角,慢节奏,重体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成人之旅。
邀请懂孩子的您,一起共赴一趟丰足的发现之旅吧!
跟着绘本去旅行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
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
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
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探索奇妙雨林的秘密
沉浸于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感悟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
丰富感官自由发现
您和孩子的共同之旅
独家策划精心安排
带队老师徐建明
三个老爸联合发起人
老花匠绘本花园创始人
爱孩子,爱阅读。设计参与上百场老花匠主题故事会,组织多次绘本故事之旅,对于绘本互动式阅读和教学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01
行程特色
“多”个少数民族
西双版纳以多彩的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僾伲人、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等,世居的西双版纳的民族,都印上了西双版纳的印记,别有特色。体验少数民族文化,感悟西双版纳的魅力;雨林宴、孔雀宴、象餐、茶餐,特色风味贯穿其中,品尝特色美食。
《中国民间童话系列》会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
多种体验
抓鱼、砍菠萝、自然笔记、闻香之旅、乌兰魅影、早市调查、制陶、造纸、书写贝叶经、傣族联欢……多种特色活动,深度体验当地文化。
从结绳记事,到造纸术,再到现代化的记事情的方式。讲《记事情》的故事,体验造纸术,让平面的阅读和立体的感受结合在一起。
多样景观
沟谷雨林、热带植物园、吊脚楼、傣族村寨,丰富的视觉景观。
在热带雨林里讲《走进热带雨林》,感受肯定不一样。
多个土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少数民族小朋友、制陶师、造纸师、贝叶经师、植物科普老师……保障游学体验。
阅读绘本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图像概念,提高思考连贯性,丰富想象力。
02
五大特色主题
雨林撒野
穿越原始雨林、进行雨林攀爬、翻螃蟹、摸鱼……真实接触、观察、体验热带雨林,直观地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状态。
植物科普
科学院植物园中学习,触摸各种植物、嗅闻不同植物香味、与夜间昆虫打招呼、进行植物调查。
民族文化
傣族村寨中,结对子交好友、写贝叶念傣文、转陶轮出作品、学造纸长知识、玩泼水受祝福。
与亚洲象零距离接触
与大象零距离接触,喂食大象,给大象洗澡,清理象舍,并制定一份大象保卫计划。
茶文化
我是小茶农:采茶、品茶、参观茶叶生产车间、学习茶文化。
茶起源的传说,如何采茶,如何制茶,我国茶的分类和分布,我们“一网打尽”。
03
行程安排
第1天:各地-西双版纳
版纳接机
专业的接机团队于下午机场接机,引您进入新的大家庭。
第2天:曼掌傣寨村寨
漫步傣寨、孔雀宴、贝叶经、传统造纸、慢转轮制陶、结对子、手抓饭、傣族泼水、曼掌傣族联欢
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在曼掌村指定活动地点,进行结对子活动,由傣族土人介绍结对子规则,完成结对子活动后,小主人、小客人合影留念。
贝叶经有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小朋友们可以实地考察傣族文化现象,了解傣泐文这种独特文字,通过贝叶经非遗传人的指导,每人刻写制作一段经文。
孔雀宴是品傣族的特色菜式,凉热荤素煎炒烹炸合理搭配,色香味形面面俱到,当然也有版纳傣族的饮食特点,比如糯米美食,还有汉族风味镶嵌其中。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是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这里不但是传统文化的感受地,也是小朋友动手学习、深入了解傣族文化的村寨。
年5月20日,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家长和孩子们从古法造纸的材料、制作、工艺流程等生产环节,了解傣族人这门技艺的传承现状和价值。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在傣族人看来,泼水就是一种祝福,让孩子们一同与傣家人共欢乐吧!
漫步傣寨,参观傣族特色吊角楼建筑,了解当地傣族生活日常。通过参观傣族村寨,实地考察傣家竹楼这种“干栏式建筑”的特色。
手抓饭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孩子们在曼掌村品尝傣家的代表特色手抓饭,体验傣族风情。
孩子们在曼掌村观赏傣族的热情表演,倾听她们的歌声、舞蹈;与当地村民一起联欢,实际学习一下傣族歌舞,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体验悠久的、特色十足的歌舞傣文化。
第3天: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自然笔记、沟谷雨林、闻香之旅、绿叶宴、乌兰魅影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风景名胜区。认知及学习园内植物品种及特点,讲解完成后为营员发放问题,要求研学者找到问题上相关植物,并选择一种或几种有趣的植物做记录。通过活动可以锻炼游学者观察力,增长植物知识亲近自然。
学们通过看、听、识、触等感知,在植物园专业人士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植物研学笔记。
到主题园认识了解会下雨的“下雨树”;会吃小虫的“猪笼草”残忍的“绞杀植物”、五彩缤纷的“空中花园”、奇特的“老茎开花”让酸水果变甜的“神秘果”、以及林间飞舞的巨藤所组成的奇观,那些会变颜色的花、随音乐节律颤动的“跳舞草”、按时开花的“时钟花”,以及树浆剧毒的“见血封喉”等奇花异木。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谷,保持着原始的热带沟谷雨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目前已知最大的毛枕果格、花自称钩风和绞杀王,有恐龙时代的“活化石、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一抄权。这里还架设了“树冠空中走面”,可穿梭于大树之间,在树冠丛中领略生态旅游的乐趣。
香香探秘:学习如何通过气味辨识植物,实地认识若干种有食用或药用价值的热带植物。
自然笔记:选择一种气味植物做笔记,锻炼观察力,增长植物知识。
平时若想在大自然中用餐估计只有去露营或者野炊的时候,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这植物园里面好好的吃上一顿。在如画的草坪上,竹林下品尝我们的绿叶宴,感受古老的耕作民族外带食品的饮食习俗。
乌兰魅影:1.热身游戏,适应黑暗。2.夜游植物园,探访黑夜精灵,了解雨林生物的生存智慧,挑战暗夜独行,感受夜晚的乐趣。
第4天:热带雨林
雨林攀爬、雨林宴、雨林穿越、版纳抓鱼、砍菠萝、僾伲风味餐
在原始雨林里认识雨林里的绞杀现象,在户外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攀爬技巧,然后进行攀爬比赛。
爱伲人源自于古老的哈尼族,是哈尼族的一个分支。从大山深处来到炎热的河谷地区。为了生存,古老的民族深蕴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精髓。依托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为今天的世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