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国家电网在北京召开准东-皖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准东-皖南工程”)开工仪式,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一工程将投资亿元,是常规直流特高压工程的约2倍。
准东-皖南工程是实施“疆电外送”的第2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起自新疆昌吉自治州,终于安徽宣城市,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新建准东、皖南2座换流站,换流容量万千瓦。线路全长公里。准东-皖南工程的建成,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亿元,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亿元。
此前国家电网特高压直流工程均为±千伏容量,投资规模约至亿元。但此次国家电网的准东-皖南工程除了施工难度加大、工程线路高于常规工程以外,±千伏工程以千伏交流落地,因此设备投资是此前的3-4倍。
准东-皖南工程将电压等级从±上升至±千伏,输送容量从万千瓦上升至1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提升至0-公里,每千公里输电损耗降至约1.5%,在进一步提高直流输电效率的同时,工程成功研制±千伏换流变压器、换流阀等关键设备,也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据了解,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十三五”期间,在“四交五直”工程基础上,后续特高压工程分三批建设,首先是加快建设“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其次在年以前开工建设“十交两直”特高压工程。
二、安徽将支持特高压工程建设
准东至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安徽电力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保障安徽省和华东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新疆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准东—皖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点位于新疆境内,终于安徽省宣城,工程投资亿元,计划于年建成运行。
三、国内首个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单元在苏州建成
该公司以苏州工业园区玲珑湾小区为试点,建成国内首个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单元,使区域供电可靠率达99.%,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低于5分钟,电压合格率达到%,可与新加坡、东京等先进地区媲美。
据悉,此次建成的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单元创新开展配电网单元制建设,形成坚强网架。玲珑湾小区所在工业园区号供电单元建成“环网供电”标准网架结构,并在尚玲珑7号配电站试点采用低压主备接线,实现故障自动切换,小区户均配变容量达10kW,适应电动汽车等高负荷发展。
当地配电自动化系统已覆盖包括玲珑湾小区供电单元的工业园区80平方公里。运用配网单元制调度运行新模式,实现供电单元运行状态实时自动监控和故障自愈,故障恢复时间最短可在10秒内完成。
目前,苏州配电网规模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用户达万户。作为江苏“一流配电网”首批试点城市,苏州电网转型升级亦全面展开,该市下辖县级市张家港供电公司打造的“一流配电网”示范台区11月底完工。“未来苏州将持续推进配网自动化建设,年覆盖苏州工业园区,年实现苏州全覆盖。”
四、北京投入运行全国首个新能源微电网
全国唯一一个政府出资建设、示范项目最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基地智能微电网建设工程,近日在延庆八达岭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孵化器内投入运营。今后,这一示范项目有望在延庆全区推广,届时,延庆将告别火力发电,全部用上绿色电力。
五、12月南网经营区域用电量同比下降2.1%
日前,发改委 “十二五”期间是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09%,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在此期间吉林省用电量年均增长3.72%,到年底的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分别达到年的1.16倍和1.2倍。
吉林省千伏变电站,因千伏电源项目的大规模投产以及/千伏电磁环网的大量存在,主变潮流上送和下送交替出现,千伏主变下载负荷较低。随着省内地区间千伏/千伏电磁环网解环的逐步实施,千伏电源项目的逐渐增加,千伏电源项目的合理控制,千伏电网利用效率将更加合理。千伏电网网架布局日趋合理,输变电设备容量利用效率较高,能够满足负荷增长需求。66千伏及以下配网设备总体利用效率适中。但由于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各地区千伏及以下电网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长春、吉林等地负荷密度较大,设备利用效率较高,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满载现象。延边、白山等边远地区负荷密度小,设备利用效率较低。由于负荷的季节性差异,农村配电网设备利用效率普遍偏低。
十、苏格兰年风力发电量比上年增长16%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苏格兰分会数据显示,年,苏格兰风力发电量比上一年上升了16%,相当于全国家庭电力需求的97%。
年,风力发电平均能满足苏格兰家庭97%的用电需求,甚至有6个月提供的电量大于需求。
国家电网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扫描以下“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天津市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