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地方“拳头”产品不断加强人参新品种选育工作,目前,有两个地方新品种通过鉴定根据长白山区域地方特征,与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及参王植保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在抚松当地品种大马芽、二马芽的基础上,经多年的系统选育,选育出适合长白山区域栽培的人参新品种“福星一号”,“福星二号”,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通过品种审定,确认为吉林省科技成果,填补了抚松没有地方人参新品种的空白
抚松县注重传统人参产业发展,不断研发新技术寻求新突破,县人参研究所立足人参产业的发展现状,在人参栽培新技术研究,生态白山市浑江区地图保护,服务企业和参农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林下参基地建设,深入质量体系研究积极加强林下参种植基地建设,开展了林下山参质量体系研究制定了“抚松林下山参质量体系研究”项目,经吉林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成果同时,以中国农业科院特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开展林下山参质量差异性及药理性研究
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为确保“百草之王”王者风范,不断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抚松县人参研究所主持并参加了《翠贝防治人参斑病试验报告》、《都能壮在人参上的应用试验总结》等10余项研究课题,有效控制了区域内人参种植地块的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提高了人参产量和质量2005年至2006年在《等离子技术在人参种苗上的应用推广》中获“吉林白山市政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西洋参、人参根病生物防治技术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等奖;2009年抚松人参地方品种“福星01号”选育项目获“吉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证书,无公害人参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08年)获“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合格”证书,无公害蓝莓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11年),获“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合格”证书
为解决林参矛盾,改变我国传统的伐林栽参模式,维护生态平衡,自2011年以来,抚松县人参研究所连续4年全面开展非林地栽种人参标准化基地建设,累计建成基地2089.9亩,非林地栽参技术推广范围已经辐射到安图、敦化等周边地区《非林地栽参省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于2013年获得了省专家组的验收《非林地栽参国家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14年通过县科协白山市邮编查询申报成功,等待验收此外,根据长白山地域特征,制定了“非林地技术操作规程”吉林省地方标准,进一步推动了非林地栽参技术推广进程
为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抚松县人参研究所主动服务企业、服务广大参农、服务人参产业,建立了完整的技术面服务体系采用技术培训、科技大集、技术咨询、短息服务、田间指导等多种方式,服务企业和农户,为企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张庆强 李刚)
白癜风偏方有效吗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