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国倩
摄影记者邹斌
海报制作彭植
通讯员邹复新
“走进生活语文,感受诗意生活”是武汉市七一中学初三语文教研组长一直以来的教学理念。4月10日,在采访中,陈志红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时表示,“信其师,才能听其道”,语文教学没有所谓的技巧,老师自己对语文热爱,用语文素养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自然水到渠成。年轻时因为爱好写作、爱好文学,她经常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不知不觉就坚持了32年。“你教学生怎么写,但自己从来都不会写,肯定是没有说服力的。”陈志红说。
平时,忙完一天的工作后,下班路上的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她构思作文的素材,心有所感就随手而写,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第二天她和同学们讨论的内容,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陈老师还特别注重孩子们习惯的培养,注重语文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就自然有了质的飞跃。”陈志红说。
“读自己老师的作品要比读满分作文更感亲切,更愿意欣赏和借鉴。”陈志红班上一名同学说,大家渐渐也有更强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每次写完作文后,大家也都十分期待老师的示范。陈志红班上有些毕业生进入知名高中后还经常拎着一大口袋语文试卷、作文和积累本来学校请她分析点评,跟她一起讨论商榷。
“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陈志红经常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级的学生小王(化名),乍见是一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刚进校时成绩平平,行为表现也不出挑,可是孩子看到第一次语文月考分数后竟然将卷子揉成一团,又很恼怒地撕碎了它。
他周围的同学都感到诧异,陈老师也看在眼里,下课后找到他,孩子哭诉,说妈妈很辛苦,他很想用好成绩来报答妈妈,没想到成绩不如意,很难受。陈老师安慰了他,转头多方了解,得知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父母很早就离异了。从此,陈老师将这个孩子视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