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理性精神,兼听明辨,谨慎思考是我们为人处世所需的智慧,也是高考作文最常考的主题。建议多读多练,每日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
作文夺分策略
思路清晰,获取高分关键点思路,从写作意义上讲,即作者为了深化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
写作文之前列个提纲是很有必要的。同学们首先应该明确自己要写什么,怎么写,然后再动笔。
在写考场作文时,要咬文嚼字,每段最好有中心句,对于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词紧抓不放。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段与段之间要有过渡句、过渡段,开头结尾要照应——这两点是阅卷老师把握文章思路的关键点。如果把这些细节处理好了,文章就不会显得散乱,阅卷老师会对你的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评判,从而给出高分。
《纳言以自善,秉己以自立》,全文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一起来欣赏——
样板满分范例
纳言以自善,秉己以自立
艾伦·格林斯潘曾说过:“他们喜欢进步,但是却害怕变化。人类在本质上是矛盾的。”此话可谓切中肯綮。的确,人们渴盼在自己描绘的蓝图中铿锵前行,不顾他人的奚落嘲弄,但又祈望能获得前人总结的“良药妙方”,倾听他人的善意呼声。而呼声中又不乏褒扬与训诫,自我主张中又存在坚守与理想,那么,何不在创作生活这部“作品”时,接纳“读者”的呼声来完善自我,同时秉持自己的行为原则以立足于潮流?
正如古往今来人们对乌托邦的追求此消彼长,从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有之乡,所有反乌托邦的作品无不在心灵和理性的层面让虚骄的人类回到大地,着眼于一点一滴的改造。于我而言,一味沉浸于创造自己的生活这部“杰作”,而不顾他人,不顾现实的桎梏,又何异于创建封闭自我的乌托邦?“读者”的存在恰恰给盲目、困顿的“作家”有力的一鞭,让其重回生活现实的“大地”。
因此,虽然作品是一个作家内心宇宙的映射,但是没有现实根基,抑或说不纳言的作品注定是空洞而无力的。
然而,虽然外界的褒贬之词能不断促进一个人的自我完善与心智成熟,但是,因过度受外界呼声所扰而随波逐流,任由惯性驱使,为人言所左右,迷失自我,失掉准则与规范,则是万不可取的。因此,在倾听他人告诫之上,更要有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对自我思想的坚持。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在尼采的“超人哲学”风靡一时时,陀思妥耶夫斯基毅然写下《罪与罚》加以抨击,不顾他人谣诼;塞万提斯在狱中屡受非难,仍矢志不渝写下《堂吉诃德》下卷;陆放翁屡遭庸帝贬谪,却仍心系苍生,坚持北伐。古今中外,无数优异的“作家”,不为困境所动,秉承己念,立足自己的想法,让人生成为一部辉煌“佳作”。
由此观之,人之立足于时代潮流,应以宽容之心接纳意见,使自己不徘徊于自我的理想蜜罐,重新着眼于一点一滴的自我完善。生活创作更应以坚守之心秉持内心烛光,不为现实的虚假冲突所扰,写下生活“作品”的生动注脚。
故曰,唯纳言自善,秉己自立,方能成就人生大作,方能纵万千激流,秉一芯烛火。
学习和借鉴
①开篇惊艳,思维严谨。作者在开头以格林斯潘的话点出人类本质上的矛盾性,从而引出文章的观点。接着,结合具体事例分别论述“纳言”何以“自善”,“秉己”何以“自立”,显示出作者行文的机智老练,体现了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
②语言凝练,层次分明。全文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文章脉络结构清晰,对具体实例的概括很到位,语言高度凝练且层次分明,令人读来有酣畅淋漓之感。#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