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沟壑,才能振山河。
孩子,请努力扎根,你想要的一切都在路上。
作者
哎呀妈
年7月,江苏南京一个语文考试现场。
考生们在埋头苦写,考场安静得只剩下笔在纸上唰唰的写字声。
突然,一位考生引起了巡考老师的注意。
只因他在作文区写的文字,和其他人截然不同。
作文的标题为《赤兔之死》,写的是赤兔马为诚信殒身的故事。
通篇古白话,想象力丰富,立意深远,让人眼前一亮。
就连巡考老师都忍不住看入迷,站在他身边久久不能离去……
考完试,这位考生自信满满对妈妈说:
“妈,我写了一篇很牛的作文,请你这两天买当地的报纸,一定会有这篇文章。”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被发表在报纸最显眼的位置,轰动全国。
这篇作文的作者——蒋昕捷,也迅速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
谁都想不到,身为一名理科生,蒋昕捷文学底蕴竟如此深厚,语言功夫竟如此老到。
鲁豫问他:
“你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决定用古白话文的方式去写高考作文?”
他坦言自己没想那么多,不过是希望用匹配的语言来编这个古代故事。
因为从小喜欢古典小说,蒋昕捷阅书无数,对《三国演义》《水浒》等许多段落信手拈来,倒背如流。
虽然在老师同学看来,他读的是闲书,对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高考那天,他碰巧看到阅读理解有“赤兔”二字,再看看作文题目“诚信”,曾经烂熟于心的三国历史和语句倾泻而出,一切都水到渠成。
这篇仅用了不到50分钟就完成的作文,让所有的阅卷老师深深赞叹:
“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可见,《赤兔之死》的爆红根本不是一时运气,而是蒋昕捷的蓄谋已久。
没有他前面19年的阅读累积,不可能写出一篇拍案叫绝的佳作,更谈不了他随后一路开挂的人生。
凭借满分作文,蒋昕捷一时名噪四方。
原本分数不理想的他,不仅被南师大破格录取。
还被允许修改考前已经定好的志愿,弃理从文,转读广播电视新闻。
出道即巅峰。
刚入学的蒋昕捷感觉自己就像哈利·波特,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想看看他究竟有什么能耐。
可他却自认为很挫,除了写过一篇爆文,其他的比不过别人。
别人对他的才华夸赞不已,蒋昕捷却保持着过人的冷静和清醒。
“因为一篇作文被报道,被破格录取,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自我发现的过程。”
与其说《赤兔之死》给他带来的是无限荣誉,不如说他彻底看清了自己的天赋,决定投身到更热爱的文科领域中。
大学四年,他没有吃名气的红利,也没有摇摆于学文学理的纠结中。
除了每年高考季要应对媒体采访之外,他和普通大学生无异:
认真求知、心无旁骛、默默耕耘,期待毕业后自己能在所学的专业有一技之长。
而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偏走己路”的蒋昕捷,不是“方仲永”,而是有真材实料的意气少年。
本科一毕业,蒋昕捷到《中国青年报》当记者。
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是他那一系列揭露地沟油背后黑幕的报道。
一篇《围剿地沟油》,直指地沟油的危害和科学论据;
一篇《是什么让揭开地沟油“盖子”的教授改口》,是他面对恶意攻击时的孤勇和坚持。
一文激起千层浪,在蒋昕捷把笔锋指向隐匿的地沟油市场后,央视《新闻1+1》做了专题报道。
自此,“地沟油”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家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