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南校园
是“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
坐落在珠江江畔
红砖绿瓦、雕栏飞檐
记载了康乐园近百年历史
校园内古木参天树影婆娑
陈寅恪等先人故居传承人文精神
快跟随小编的脚步
来领略康乐园的独特韵味吧!
南校园地图
01
南校园概况
通讯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号()
占地面积
1.17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作为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的 学府,立校百年以来,学校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深刻影响着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
南校园(本部)所在地亦称康乐园,是原岭南大学的校园。康乐园内,有一批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物。年8月,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将这批建筑物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华南地区首家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学校园。中大的康乐园与北大的未名湖、武大的珞珈山并称三大中国大学最美丽景观。
办学历史
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02
主要建筑
康乐园
中大南校园又称康乐园,原系岭南大学校址,自年择定后开始营建。其建筑以红砖绿瓦为主要特征,中西合璧,兼具艺术美感与实用功能。年院系调整时,中山大学自石牌迁入康乐园。
康乐园内古木环抱,在笔直的逸仙道旁、蜿蜒小路边,晴日的阳光穿过繁叶,星点斑驳下,静伫着这些清末民初所营建的绿瓦红楼。百年沧桑,红楼依旧。
怀士堂
怀士堂又叫小礼堂,是中大的地标建筑,在造型上比其他红楼更添几分庄重与华丽。怀士堂原来是一所基督教的青年会馆,为纪念捐赠者安布雷·史怀士,命名为“怀士堂”。
年动工,年落成。年12月21日,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到岭南大学视察,并在校园合影留念。孙中山先生还在怀士堂作长篇演讲,勉励青年学生“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怀士堂
如今怀士堂北面正门左右两边各嵌一块云石,左侧云石上为商承祚先生所题“怀士堂”三字,大篆笔意铿锵,阴刻填以墨绿漆色。右侧亦为商老所书秦隶体,正是孙中山先生演讲的题目“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匾额铭记着中山先生的谆谆教诲,穿越百年,至今仍激励着中大莘莘学子。
黑石屋
黑石屋
黑石屋,坐落在小礼堂东面,由芝加哥的黑石夫人(Mrs.I.F.Blackstone)出资兴建。孙中山先生当年在怀士堂发表完长篇演讲之后,就是在黑石屋与岭南大学的师生谈话,抨击英、美干涉中国内政的炮舰政策。
最早的时候,黑石屋是学校的教工宿舍。后来,钟荣光成为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长,黑石屋就成为了钟荣光先生的寓所。
现在,黑石屋经过年岭南大学香港同学会募捐重修,专门招待学校的贵宾。每到周末,就会有一大群的爱好者聚集,在屋前静静写生作画。
孙中山纪念铜像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花重金铸造了四尊孙中山铜像,希望通过孙中山铜像宣传其主义。这四尊铜像分别赠与南京中央军官学校、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大学以及中山县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纪念铜像
年12月28日,梅屋庄吉亲自护送第三尊和第四尊铜像,由日本油轮“白山丸”运抵上海。
年1月10日,由军舰“靖安号”从上海运抵广州,分赠中山大学和中山县孙中山故居。1月14日,中山大学(当时校址在文明路)全体师生到天字码头迎接孙中山铜像,当即运至石牌农场暂置,以将来安放于石牌新校。
年11月11日,中山大学成立九周年纪念时,在石牌举行新校奠基暨孙中山铜像揭幕典礼。中山大学原址在今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孙中山铜像在新校前正中,四周有石栏绕护,中筑石基,像置其上。
年春,广州市人民政府借该铜像置于中山纪念堂前的广场上。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时,铜像又由中山纪念堂前迎置于中山大学康乐园新校园内。铜像脚座铭文:“筱原金作工场谨造”。
中山先生铜像
中山大学康乐园里的孙中山纪念铜像坐南朝北,寓意先生北伐的伟大事业。塑像是按照中山先生身高的1:1复制的,所以现在塑像和当年的先生基本是一样的。
今天屹立于康乐园中心的孙中山铜像,乃中山大学的象征,也是中大学子的骄傲。凡是中大人或康乐园游客 次经过这里,无不在铜像前驻足瞻仰和留影。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历届中大学子的毕业照多定格在孙中山铜像前。
惺亭
惺亭
惺亭又称钟亭、烈士钟亭,由美国建筑师墨菲年设计并落成。那时候,岭南大学每届学生都有一个社名,年毕业的班名为“惺社”,惺亭由此得名。 音乐家冼星海即为惺社学生。
兴建惺亭,是为报本思源,并纪念母校史坚如、区励周、许耀章三位烈士。史坚如毕业于岭南大学前身格致书院,年惠州起义时在广州响应失败被捕,英勇就义,孙中山称其为“为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区励周、许耀章分别为岭南大学师生,年6月23日广州人民举行反帝大游行,区、许在“沙基惨案”中殉难。
惺亭
亭中古钟,自清嘉庆年间(~)留存至今,十分珍贵,铸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字样。据传当年岭大学生上课以撞此钟为号。惺亭原有清末探花商衍鎏先生所题匾额,后佚;现匾为其子商承祚先生所题。
平整青翠的草地间,一座蓝顶红柱的八角亭与孙中山铜像遥遥相对,无言地诉说着上世纪康乐子衿的爱国情怀与民主革命热情,留给今人无限的追忆与遐思。
中大北门牌坊
中大北门牌坊
无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江中畅游,还是如今信步或乘船经过此处,广州人和中大人对北门牌坊不会陌生。
影像告诉我们,原岭南大学在北门江堤立有牌坊一座,上有“岭南大学”四字。年院系调整中山大学迁入康乐园后,北门牌坊上的字样改为毛泽东手书集字“中山大学”。文革期间该牌坊倾斜倒塌。
北门牌坊
直至年,由广州市政府投资建成中大北门广场,除岿然矗立的中山大学牌坊外,还加入中大校徽、校训、校史等元素,保持学校临江格局之外守护了大学的精神和传统。
若论及此牌坊,已是依样重建。中山大学原牌坊位于五山路斜坡处,建于年,既融合了西方建筑的风格,在细部装饰上又兼有中国传统元素。
牌坊正面额板上原有邹鲁校长手书“国立中山大学”六个正红楷字,自院系调整中大迁出石牌,现在的北门牌坊,便是仿照石牌式样建造的。
毗邻中大码头,远眺广州塔与珠江新城CBD核心景观,近观一河两岸风情画卷。中大北门广场,已经成为了珠江河上的 地标之一,游人络绎不绝。
永芳堂
永芳堂由对称的外方内圆的双曲面组成,前庭舒展的两翼象征开放中的国门,直达三楼正厅的室外六十级台阶象征着国家的发展进步。
永芳堂
十八先贤铜像广场,十八先贤两边布局,以历史顺序为序。两组铜像分别以林则徐和洪秀全为首,以孙中山和黄兴为后,既自成独立,又与永芳堂连成一体,其宗旨是纪念和弘扬近代中国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及其 儿女为维护民族尊严、国家独立而前仆后继的奉献精神。它为中大增添了一道亮丽景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有各地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
今日,到访之人或于堂前铜像处流连,或于阶梯或草地上小憩,仰望楼匾,与伟人作一番对话。
图书馆
图书馆
南校园图书馆现馆于年建成,楼高四层,面积平方米,到年,藏书万册。年,中山大学图书馆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hinaAcademicLibraryandInformationSystem,简称Calis)华南地区中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7个地区中心之一。馆内一楼设开架书库及电子阅览室,为借阅处;二楼设有研究生阅读室、古籍阅览室、工具书库和视听室;三楼为阅览室、自修室,四楼为报刊阅览室。全馆阅览室可容纳人。
英东体育中心
英东体育中心
英东体育中心建于年,是由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投资万元兴建的功能较为齐全的现代化体育建筑群,包括英东体育馆、田径运动场、网球场、综合球类场、游泳场和管理办公楼。体育馆内设有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房、室内球场(蓝、排、羽毛球);体育场设有四百米塑胶跑道,中心为绿草如茵的足球场,早晚开馆供学生锻炼;游泳馆分游泳池和跳水池;网球场符合国际标准,在高校中首屈一指。
陈寅恪故居
陈寅恪故居
陈寅恪是我国 学者,语言学家与历史学家。20世纪50年代后,东南区一号一直是陈教授的住所兼教学课室。《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名著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看完南校的介绍
是不是有了心动的感觉呢?
其实除了小编介绍的地点
偌大、美丽的康乐园还有更多地方
等着你来探索
我们,康乐园见!
文案:黄佳琳
排版:椴梭梭树尘缘
部分内容参考自:中大青年、南校广播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