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
首页
白山简介
白山地点
白山市场
白山要闻
白山发展
白山天气
白山旅游
白山信息

仰望星空的地理情怀携手走进风筝城潍坊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www.zykyhs.com

仰望星空的地理情怀

携手走进风筝城潍坊

——年山东省初中地理复习专题研讨会

.11.8

金秋时分大地染,累累硕果传佳音。11月5日踏上了去潍坊的列车,带着对地理教学的情愫,一路期盼,一路向往,坚信外出学习能带来满满的收获。近了,更近了,列车始达风筝之都——潍坊,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观摩研讨。

第一天(11月6日)上午,听了四节专题复习课。第一节是潍坊市李文老师主讲的《认识地球》,第二节是济宁市王飞老师主讲的《地图专题复习》,第三节是曲阜市陈伟老师主讲的《海陆位置》,第四节是烟台市李维维老师主讲的《再识河流》。四节课老师们都在站在很高的角度,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注重横纵向的联系,挖掘知识内在的结构。无论从课堂语言还是个人基本功,从整合教材到知识的传输方法,都做的非常完美,听课同时,我心里默默地为四位老师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四位老师各有特色,以下是我个人拙见,不当之处,还请谅解。

《认识地球》——拔高型教师

:本节课复习的是经纬线(度)的特点,在经纬网中确定某点的经纬度。:老师先出示经纬线(度)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总结,然后通过读图(经纬网图、俯视图等)从图中获取信息,让学生间交流做题的方法,一题多解,寻求更多的做题途径,主要是用做题来查缺补漏,方法多样,难度提升。然后小结挑战答题,出示山东省个别省市的中考真题,学生进行挑战。

: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先画思维导图,后练习巩固;注重解题思路和多种方法的交流;能力提升题较多,是一次拔高;小组间合作交流,师生互动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语速恰到好处。建议:要有小组评价机制。

《地图专题复习》——演练型教师

:本节课复习的是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

:老师用70周年大阅兵的视频导入,然后以野外练兵为主题,以单兵作战、小分队活动形式展开,整节课以白山市和潍坊市为案例不断地探究。本节课的知识主线是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常见的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情境主线是野外练兵,到达目的地侦查地形。高地鸭绿江大桥,高地查气温。最后致敬中国国魂,飞机再也不用飞第二次。

:借助时事热点,吸引学生眼球;设计新颖,主线明确;整合了教材,将等高线、等温线、气候特点和气候类型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前来指图解说,训练学生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图一个个击破,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建议:本节课有点像新授课,又有些复习课味道,复习课中不要再知识点;老师在过渡衔接上再加强。

《再识河流》——理由型教师

:本节课以案例教学为主线,探究地形、气温、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流向、流速、结冰期、径流量等的影响。

从“河流”两字展开有关河流的话题导入后,按照看案例找规律——总结梳理——实战演练三环节来贯穿全课。先探究地形与河流流向关系,后探究地形与河流流速关系,再探究气温与河流结冰期的关系,再探究气候与河流流量的关系等。

:本节课环节完整,目标明确,通过出示案例,总结规律,练习巩固三环节来复习;老师语言优美、铿锵有力,有激情,言语丰富,佩服老师的地理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每一个案例老师都会问为什么,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查原因,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明显的教材整合力较强,联系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部分。建议:缺少当堂达标。

《海陆位置》——完美型教师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地图,用不同的视角来反复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并辨别大洲、地区、国家海陆位置关系及影响。

:课前活动给学生给学生鼓劲加油:相约课堂共同成长——如果前面的学习有遗漏,经过本节课认真复习就会弥补,真用心、多参与、能展示、就会有收获,有成长。我自信,我努力,我一定能行。然后介绍自己的复习方法——“五七八关系抓求简约悟方法”其中指出五秒思考,七秒举手,八秒抢答。

然后解读“海陆位置”四个字,温故而知新,学会找关键词,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并说出理由。展示两个苹果,从中获取哪些地理信息。第一步全球视角下海陆相对位置:在世界地图中发现的地理信息,从“心”出发,如寻找大西洋周围的大洲。第二步半球视角中海陆位置:展示南北半球、南北极点图,找中心点来寻找海陆位置,在此老师教给学生好多记忆方法,如“大度平(大肚瓶)”。第三步经纬网中的海陆位置:合作探究,任选一条经线或纬线,描述其穿过的大洲或大洋,学生分单双号练习。然后让学生黑板前来张贴七大洲轮廓图。第四步变形拓展:展示花瓣世界地图,展示大洲、地区、国家,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方法描述其海陆位置。第五步练习:出示内陆与沿海地区,让学生寻找城市多分布在哪,同纬度哪里温度差别小,哪里降水多等,并分析原因。

:这节课是我注意力最集中的一节课,因为每一环节都那么完美,每一张幻灯片都那么精致,每一张地图都那么别致,每一步设计都那么新颖,从不同的视角,点线面展开复习海陆位置,知识整合容量很大,涉及七上海陆、七下大洲、地区、国家,还波及气温、降水、经纬线等,可见复习课上学会知识整合多么重要;老师语言很有激励性,渗透好多德育教育。建议:课前节奏有些长,建议精简,语言再锤炼。

第一天(11月6日)下午,四位讲课教师说课,然后各地市教研员评课,然后听取杨修志老师经验分享《从教与学角度谈有效上好地理课》。

几点思考:1.复习课与新授课有什么不同?复习课的目的是什么?

2.方法指导如何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灌输知识还是方法?

3.分散式提问?问题设计多思考。复习课一定要开门见山。

4.地理概念在地理复习课中的地位?

5.新技术在复习课中发挥的作用?

6.如何在复习课上提高学生书写、规范答题的能力?

7.复习课中是以讲构知识网络,还是以做题来加强巩固?

8.小组合作在复习课中如何高效使用?

第二天(11月7日)上午,听四节专题复习课。第一节是淄博市周萌老师主讲的《纬度位置与南极科考》,第二节是聊城市李秀云老师主讲的《远古的呼唤,现代的期盼》,第三节是烟台市侯华敏老师主讲的《气候与农业》,第四节是潍坊市荀艳艳老师主讲的《人口专题复习》。今天的四位讲课老师都比较年轻,经验上好像比昨天的老师差一些,虽然课堂有些小瑕疵,但姑娘们还是很厉害的,优点多多。

《纬度位置与南极科考》——活泼型教师

:本节课以“航程篇”和“原理篇”为主线,针对南极的植被、服装黄、特色民居、农作物等来分析西海岸从北向南气候类型、特点、影响因素,自西向东亚欧大陆北纬45度穿过的气候类型、气温年较差等,对比同纬度的拉萨和重庆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对比地球表面纬度不同的两地气温差异原因。

:展示与南极相关的图片导入,出示学习目标,然后借用“航程篇”来分析南极的植被、服装黄、特色民居、农作物等,后通过“原理篇”分析西海岸从北向南气候类型、特点、影响因素,自西向东亚欧大陆北纬45度穿过的气候类型、气温年较差等,对比同纬度的拉萨和重庆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对比地球表面纬度不同的两地气温差异原因。最后以歌曲收尾,用体育馆悬挂的国旗进行德育教育。

:小姑娘穿着白卫衣和乞丐裤模样,一身活泼动感打扮,很吸引老师们眼球。设计新颖,内容整合跨度大,可见姑娘的功底;整节课以老师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等环节来循环,课堂活动好似单一;小姑娘说话有些随意,建议使用规范语。

《远古的呼唤,现代的期盼》——旅游型教师

:通过一带一路贯穿复习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地区。

:前十分钟课件视频没有打开,老师有些紧张,后面加快进程。以顾问们向老板选择物品为由,老师分别带领学生到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地区来让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最后总结一带一路的意义。假设学生成为CEO会在哪里投资为话题将本节课推到高潮。

:老师以旅游形式带领学生串联复习四个地区,创意很好,但由于视频打不开,师生发挥受到些影响;课堂都是老师在介绍,学生参与少,没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感觉还是知识点的罗列,没有针对性练习巩固;学生的整体素质很高,组织语言能力较强。

《气候与农业》——讲不完的教师

本节课复习农业类型中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课前通过快节奏的音乐紧紧地将大家眼球吸引住,然后通过品尝潍县的萝卜说不同。老师设计了合作探究:种植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林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后通过“小小农业家”结束。

:感觉本节课导入不错;老师大胆的让学生课上品尝萝卜说感受;课标与中号衔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板书设计好;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在给小组加分,但多数都是老师在讲,感觉老师好累,学生活动少;还有老师的语速太快,学生跟不上。老师总在讲,下课了还在讲,推后好长时间还是没讲完,这是我们老师的共性,值得深思?

《人口复习专题》——加难度的教师

介绍世界、中国人口特点及影响。

:出示学习目标,画出重难点,结合目标写板书,缕清本节课知识脉络。然后做小组调查,引出二孩政策,还有人口的迁移等,后又加入了高中地理知识,难度加大。

:导入、调查都很好、特别是二孩政策调动学生兴趣;板书画出本节课知识内在联系,边复习边板书;问题设计不太好;与高中地理练习较多,拔的太高,难度加大。

第二天(11月7日)下午,四位讲课教师说课,然后各地市教研员评课,然后听取李向华老师经验分享《立足综合素养做好地理复习》。

四位讲课老师说完课后,评课环节将本天会议推到热火朝天的情境,老师们踊跃举手发言,表达自己最四节课的看法,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场面真的让人震撼。

几点思考:1.备课的过程是提升的过程,如何面对课堂的生成?

2.小组合作的时效性如何体现?

3.问题设计的时效性,要有针对性。

4.复习课建议学生活动多样性。

5.板书、板图与课件有机结合

6.复习课上会拔高,但尺度如何把握?

7.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孩子们喜欢的大熊老师终于露面了,行走各地的足迹,仰望星空的地理情怀。

幽默风趣的枣庄名校长,担当情怀的智慧地理人。

李向华老师的报告,让老师们听的津津有味,天色已晚,但老师们仍坐立在小板凳上不舍离开,直到报告结束。会上李老师总结地理复习中有待提高的几个问题:(1)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归纳总结能力(3)对地理概念理解不完全(4)对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5)对地理语言的规范。提出针对试题的变化,让我的地理课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要只是停留在知识的传输上,而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提出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成什么样的思考,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还提出“育人”是地理课堂的第一目的。

第三天(11月8日)上午,烟台市郭日新老师的《通过地图获取信息》,学会了好多方法;潍坊市刘献臣的《复习课的思考》,让老师们陷入了无限的深思;山东省教科院的甄鸿启老师对本次会议做出了总结,为地理复习课指明了方向。

活动结束了,坐上了返程的列车,感觉心里沉甸甸的,没有过多地话语,满脑子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陷入了无限的思考之中。几天的学习让我对地理复习课有了大致模糊的概念,深感整合教材在复习课中的重要性,下一步该怎么做,如何将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融合于自己的课堂中,无形中感觉身上的压力山大。

几点反思与感悟:1.复习课上整合教材的重要性。

这是我对复习课最大的印象。平时开会时领导总是强调整合教材的必要性,可我没太在意。“整合教材”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个陌生词,不知如何下手,这次活动听了八节复习课,让我对整合教材有了大致的了解,它可以横纵向联系初中阶段甚至高中阶段与本节课相关的衔接,用自己的视角来整合自己所要达成知识内在结构。复习课中在教材的挖掘和整合上,每位授课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讲出来的课侧重点也会不同。复习课要有难度,有提升,但难度太大,涉及高中的内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如何把握“度”需要思考。

2.复习课中老师们较强的教学功底。

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整合教材也好,还是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好,还是对教材挖掘的深度与广度也好,还是针对考点的相对应的练习题的制定,还是教师语言、板书、引导等个人基本功等都能体现讲课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我们都懂,可见讲课老师平时是一个好学乐思、善于积累的研究性教师,向这些老师们致敬,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3.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复习课中无论是先画出思维导图,还是小结是再展示,都是很有必要的。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不单单是本册书的内容,所以思维导图能让学生缕清思路,直观的展现知识的内在联系,给学生一种“先见树木再看森林、先涓涓细流再见大海”的感觉。关于思维导图的画法,可以是以填空形式,也可以边复习变板书,还可以最后课堂小结展示。

4.复习课中小组合作的时效性。

小组合作已经提出了好多年,可是真正执行的又有几人?好多时候,我们都是形式上演演,而小组如何分,每位组员的职责是什么,小组内、小组间如何展开讨论,对小组的评价又该怎么恰到好处等都是有待提高的,不能为小组而小组。本次八节复习课,都用到小组合作,有小组加分、有组内探究等,可见小组合作已经提到日程。如果将小组合作真正的利用起来,每节课、每个科目、每天都在坚持使用,教学一定会高效,小组合作是教学中永恒的话题。

5.复习课中一题多练、以题带面,注重教学方法的渗透与总结。

虽然复习课中有基础知识的影子,但更多的都是一题多练、以题带面,通过做题对已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在做题过程中,更多的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sc/1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