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
首页
白山简介
白山地点
白山市场
白山要闻
白山发展
白山天气
白山旅游
白山信息

林徽因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

白癜风初期好治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70908/5683025.html
在时空的交错里相会你笑靥如花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光阴的隧道里穿梭你倩影依旧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偎在时空的窗棂旁

你淺笑如嫣

倚在時光的廊桥上

你清影如兰

天地盈满春的雨露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陆官巷林宅。

原名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思齐大任,父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年起改名“徽因”。祖籍福建闽侯。

林徽因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叔叔林觉民(就是那个写了《与妻书》的林觉民)。

林徽因的生母何雪媛是林长民的第二任妻子。何氏是浙江嘉兴人,小作坊的女儿,没有文化,婚后生有一子二女。长子和二女儿早夭,只有大女儿林徽因存活。

3岁时的林徽因。

林父的长房太太未有生育,所以林徽因幼时很受父亲宠爱。

5岁那年,林徽因随祖父母和大姑母林泽民一同生活,由林泽民对她授课发蒙。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很受祖父喜爱,常给她讲故事。

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年林长民又取了第三房太太,接连生了四子一女。

在父亲重男轻女的观念下,母凭子贵,林父日渐宠溺三太太,林母何氏备受林父冷落,实际上过着与丈夫分居的孤独生活。

她同情母亲的遭遇,又敬畏父亲,恨他对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的不争气。对于母亲的尴尬处境,她无能为力。

家庭的悲剧深刻影响了林徽因对婚姻、家庭、人生的看法。多年后,她曾说:“年幼时的那些伤害,对我是永久性的,一旦勾起往事,就会让我跌进过去的不幸之中。”

因此际遇,林徽因在后来的一生中,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的温顺,反而不断地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

12岁,林徽因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12岁的林徽因。

年,14岁的林徽因与17岁的梁思成一见钟情。林徽因美丽清秀、明眸皓齿、神采飞扬;梁思成温文尔雅、略显稳重但不失幽默。

虽然双方家长有意促成这对“金童玉女”,但他们不主张包办,让两小无猜的感情自然发展。水到渠成时再办婚事。

青葱美少年梁思成。

年春,林长民辞去司法总长职务,被派常驻伦敦,携女林徽因同行。目的有三:一、增长徽因的见识;二、让徽因领悟父之胸怀抱负;三、扩大徽因的视野,养成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摄于年的伦敦。

年4月,林徽因到达伦敦,遇到了建筑师的房东。通过与房东的沟通,她发现建筑有如此复杂巧妙的结构和难以言传的美。立志将来学建筑,做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后来,林徽因又结识了英国医生柏烈特一家。柏烈特先生有一位女儿叫黛丝,她也对建筑感兴趣。有一次林徽因问她:“建筑就是盖房子吗?”黛丝对林徽因说,建筑不是盖房子那么简单,建筑是一门艺术。林徽因的心又动了一下,对建筑这门艺术愈发向往了。

年秋,徐志摩为了结识英国文学家狄更生,想请林长民做介绍,于是登门拜访林长民。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更为重要的是,他见到了倾慕一生的林徽因。正是这次见面,改变了徐志摩的一生,他的生命得到了灿烂却短暂的绽放。

林徽因年摄于伦敦。

这年冬天,张幼仪来到英国,与徐志摩居住在离剑桥不远的波士顿。

徐志摩与张幼仪婚后,夫妻关系冷淡,少有沟通。“你懂什么?”“你能说什么?”徐志摩总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乡下土包子、观念守旧、没受教育”的张幼仪,还对她说要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而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初见,给徐志摩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林徽因不仅外表美丽,蕴于内的才气,现于外一颦一笑的大家闺秀气质,让徐志摩心生眷恋、倾慕不已。最令两人着迷,让两颗心激动的,应该是文学的迷人殿堂。

徐志摩的爱美、爱自由、浪漫不羁的诗人气质,也给林徽因留下了深刻印象。

彼时,林长民常到瑞士国联开会,独留林徽因在官邸——一个人孤独地吃着饭,咬着手指头闷声流泪哭泣。

“理想的我老希望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这是二十多年后,林徽因回忆当年的场景所写的原话。

恰恰在这个时候,激情又浪漫的徐志摩走进了林徽因的生活。他对她一见倾心、一往情深。他既当她生活上的兄长,又当她文学上的导师。他在日记中对林徽因宣泄:“我那时的日记上只是泛滥着洪水,狂窜着烈焰,苦痛的呼声参合着狂欢的叫响,幻想的希望蜃楼似的隐现着,自艾的烦懑连锁着自傲的猖狂……”

面对徐志摩火一般的热情与爱恋,既让她感到激动和幸福,又让她感到惶恐。

左林徽因,右徐志摩。

年夏,徐志摩发动了猛烈的攻势追求林徽因,他已经下定决心与张幼仪离婚。而徐志摩的这一想法恰恰打错了算盘。

尽管林徽因对徐志摩心存情谊,她给胡适的信中这么写道:“实说,我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但林徽因幼时母亲被父亲冷落的阴影一直在她心头萦绕,这坚定了她拒绝徐志摩的决心。

林长民这一厢,对徐志摩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他预感到再这么下去,会发生不好的火苗,于是立刻安排林徽因随柏烈特医生一家去英国南部小城度假,隔离徐志摩与林徽因。

年10月14日,林徽因随父亲乘“波罗加”号游轮回国。此时她的心情,可以用她自己后来的一首诗来注解。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临行前,她没有告诉徐志摩要离开英国,徐得知后异常痛苦。

年3月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他在给张的信中如此写道:“无爱之婚姻无可忍,自由之偿还自由,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

为了继续追求林徽因,年9月,徐志摩回国。

年十一、十二月间,林徽因与父亲一起抵达上海,梁启超派人接林徽因到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不多久,梁思成以“求婚者”的身份到林宅登门拜访。两人相谈甚欢,林跟梁说自己喜欢建筑,将来要学建筑;梁跟林说,自己喜欢绘画,他也要选择建筑这个专业。从一开始,林梁就是志同道合者。

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雪池林寓。

年10月,徐志摩回到上海。他收到梁实秋的邀请,请他去清华大学做《艺术与人生》的演讲。

当他获悉林徽因与梁思成没有正式订婚,又一次展开了对林徽因的追求。林长民与梁启超都对他进行了劝诫,徐志摩一力反驳:“我之甘冒世之不韪,……实求两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当时,林梁二人喜欢在北海快雪堂松坡图书馆读书、约会,徐志摩常去纠缠,当电灯泡,成为不受欢迎的第三者。梁为免受打扰,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条:Loverswanttobeleftalone(情人在此,免受干扰).徐志摩才怏怏离去,退出角追。

年,徐志摩在给恩师梁启超的信中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此灵魂伴侣即指林徽因。

年4月,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作陪同兼翻译。4月23日,泰戈尔抵京。梁启超、胡适等在日坛公园的草坪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林徽因搀扶着白发白髯、身材高大的泰戈尔登上主席台。

泰戈尔的大名,加之徐志摩的才情,使他们所到之处都受到学生和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副三友图。”

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三友图。

在陪同泰戈尔期间,因一直与林徽因在一起,徐志摩压抑的爱恋之火再度复燃。他寻找各种机会示爱,林徽因装作视而不见。他还请泰戈尔做媒人,为之求情。我们从泰戈尔送给林徽因的短诗里可以窥见一斑。

蔚蓝的天空,

爱上了碧绿的大地,

他们中间的清风叹了一声“唉!”

“蔚蓝的天空”指徐志摩,“碧绿的大地”指林徽因,而泰戈尔却当了一回无可奈何的“清风”长叹了一声“唉!”。

此事在当时的北平被传得沸沸扬扬。梁启超的夫人李蕙仙和女儿梁思顺对林徽因极为不满,觉得她“有辱门庭”。梁思成为此也深感痛苦,林徽因陷入两难,一方面同情徐志摩,另一方面自己百口莫辩。

在这档口,林长民又找徐志摩谈了一次话。他告诉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即将赴美留学,让他断了对林徽因的念想。那个夜晚,徐志摩觉得月色异常凄迷。

没过几天,林徽因和徐志摩也谈了一次,她的态度始终如旧,她只把徐志摩当好朋友,但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向,他们只能互相祝福。

到这里,我们只能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一段错爱,不是败在才华,也不是败在人品,而是败给了命运。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毋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林徽因“回复”徐志摩的诗:

那一晚(节选)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徐志摩的狂热与激情,不正是林徽因心中温暖的“太阳”吗?

年7月,林徽因、梁思成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求学。年9月,林、梁转入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法国著名建筑师克雷。

林徽因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证照片。

林徽因灵动,梁思成沉稳,两人珠联璧合,合作无间,各为建筑贡献出自己特殊的天赋。

林徽因曾说,“在中国,一个女孩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而在这里,有一种我所喜欢的民主精神。”她在美国这样的环境里,如鱼得水,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

年12月12日,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军阀混战中被流弹击中身亡。林徽因得知噩耗后,悲痛欲绝,很快病倒。在梁思成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度过人生中第一个劫。

年12月18日,林、梁订婚。年3月21日,二人在加拿大渥太华,中国驻加拿大总领馆梁思顺的客厅举行结婚仪式。

林徽因不喜欢西式的白婚纱,又没有中式礼服,于是自己设计了一套“东方式”带头饰的结婚服装。

林徽因的这套婚纱设计当年在加拿大引起轰动。

从年的初识,到年的共结连理,两人走过了十年漫长又坎坷的时光。

梁启超给新婚夫妇安排的蜜月之旅是欧洲行,旨在让夫妇俩学习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新婚的幸福,加上学业上的收获,使这对新人在欧洲精美壮观的古建筑中流连忘返。

他们游历了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后取道莫斯科,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回国。

年林徽因与梁思成蜜月欧洲行。

年8月18日,林徽因与梁思成回到北京。见到阔别数年的亲人,两人都喜极而泣。

不多久,梁思成赴沈阳,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的建筑系任主任,这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建筑系。林徽因先是回了一趟福建,探望孤苦的母亲。然后赴东北大学与梁思成汇合。

第一学年,东北大学的建筑系只有他们夫妇俩,教四十多名学生,课业很繁重。林徽因的课语言幽默生动,妙趣横生,很受学生青睐。

年林徽因在沈阳东北大学。

就在夫妇俩事业稍有起色时,梁启超病危。

年1月19日下午,中国近代史上一代风云人物梁启超先生病逝于北京,举国震动。

梁启超与夫人李蕙仙合葬于北平西山卧佛寺西东沟村,墓碑是林徽因和梁思成联合设计的,这也是夫妇俩的第一件作品。

年8月,林徽因诞下长女梁再冰,其名取自祖父“饮冰室主人”的号,“再冰”,意为祖父“饮冰室主人”的传承人。

这一年,林徽因为东北大学设计了校徽“白山黑水”

东北大学“白山黑水”校徽

正当夫妇俩的事业蓬勃发展之时,林徽因由于繁忙的工作和抚育孩子的艰辛而病倒了。经诊断,她患上了肺病,不得不经常卧床休息。

当时东北的局势混乱,晚上常有土匪出没。身体的因素,加上时局的动荡,迫使林徽因不得不换一换生活环境。

年冬,徐志摩从上海来到北平,与胡适商定到北大任教。他得知林徽因患病后,长途跋涉前往沈阳探望。在徐志摩的劝说下,林、梁夫妇决定回北平。

不久,梁思成把林徽因、女儿梁再冰、林徽因的母亲何氏安置在北总布胡同三号。

林徽因摄于年。

年2月,徐志摩正式到北大任职。当他见到骨瘦如柴的林徽因时,内心悲痛不已,建议林徽因到香山静养。梁思成听从徐志摩的意见,把林徽因送到香山,独自回东北大学任教。

年3月到9月,林徽因在香山度过了6个月的美好时光。她停掉了一切工作,安心养病。悠闲的生活,加上香山独有的美景,让林徽因的诗兴大发。先后发表诗歌《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一首桃花》、《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等诗作。

年7月7日,徐志摩给林徽因写过这么一封信:“徽因:我愁望着云泞的天和泥泞的地,直担心你们上山(香山)一路平安。到山上大家都安好否?我在记念……”可见徐诗人内心一直没有放下林徽因。

林徽因感情细腻,嗅觉敏锐。从小培养的艺术素养,为她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徐志摩的引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国期间,她在徐志摩的推荐下阅读了大量拜伦、雪莱、勃朗宁、泰戈尔等文学大家的作品,并深受感染。

徐志摩的苦恋,加上诗人的热情、激情、才情都让她刻骨铭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她的情感状态和人生轨迹。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旋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笑》的最后一句“云的留痕,浪的柔波”,我们似乎读出了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神韵。

林徽因这一时期的诗作,全部发表于由徐志摩、陈梦家筹办的《新月》诗刊。她也被冠之为诗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于年。这一年,诗人故地重游,景还是当年的景,人已不是当年的人,心境亦非当年的心境。伊人已嫁作人妇,自己也与陆小曼年10月再婚。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林徽因与徐志摩年秋在康河相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多年来,他一直梦想并期盼能与林徽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奈造化弄人,终究不能如愿。绅士风度的徐志摩,只能将往昔的甜蜜回忆,诉诸笔端,含蓄地表达。深深的情,浓浓的意,暗藏心底。

年9月,林徽因病情好转,回到北平城。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定居上海。经过了新婚燕尔的浓情蜜意后,诗人的生活过得并不顺遂。陆小曼沉迷于奢华的花花世界生活,与徐志摩的诗人气质相差甚远。陆小曼巨大的日常开销,也给徐志摩造成巨大的压力。

年11月18日,林徽因要在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讲中国的建筑艺术,徐志摩应邀参加。19日上午,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的邮政航班“济南号”飞北平。午后二时,飞抵济南上空时,因雾气浓重,飞机撞上白马山,坠入山谷。一代诗人徐志摩,在风华正茂的华年“悄悄地走了”,年仅35岁。

11月20日,胡适看了《晨报》,才知飞机失事之事,预知大事不妙,马上电话告知林徽因。林徽因神色凄婉、泣不成声。后来,林徽因嘱托梁思成去济南捡了一块飞机残骸,挂在卧室的墙上以作纪念。

年12月7日,林徽因在《晨报》发表《悼志摩》一文。这篇长文,既写出了徐志摩的不羁个性,也表达了林徽因的深痛哀悼与惋惜之情。知徐志摩者,莫若林徽因也!

年12月8日,徐志摩辞世四年后,林徽因又在《大公报》发表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今天是你走脱这世界的四周年!朋友,我们这次拿什么来纪念你?"可见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感情是真挚而深沉的。

年8月,林徽因生下儿子梁从诫,意为"跟随李诫“。四年前,他们选择的结婚日期,就已经表达了对李诫的敬意。现在,他们再一次表达了对宋代这位天才建筑师的崇敬。

从年到年,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多个县,考察测绘了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战乱年代林徽因在山西实地考察。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林徽因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

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也有林徽因一生所学的奉献。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

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同年底,清华大学所在的北平郊区解放,解放军包围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妇想到城内无数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许将毁于战火,忧心如焚,寝食不安。

年初,两位解放军的突然到访,表现出的对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态度,让他们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并应解放军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是年,林徽因还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她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建人。

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林徽因、梁思成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

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关肇邺一起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林徽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雕刻装饰。

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

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

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梁思成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

晚年病榻中的林徽因依然乐观向上。

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

年6月,林徽因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年4月1日6时20分,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家,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建、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林徽医院,享年51岁。

林徽因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4月3日,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

金岳霖参加了林徽因的葬礼,并亲自为林徽因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后排戴眼镜者为金岳霖。

众所周知,哲学家金岳霖一直是林徽因毗邻而居的追随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重,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林徽因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

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

年8月23日,一代才女林徽因纪念碑落户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纪念碑由杭州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建造。在这块新颖别致的纪念碑上,林徽因的人物像和记述文字全部镂空。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林徽因纪念碑。

碑文:“在光影怡怡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在民国那个才女辈出的时代,林徽因无疑是无数男人心中最温暖和最温柔的印记。她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在古建筑之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从容、淡定、优雅、与世无争。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像星星一样

在夜空中闪耀

璀璨自己

也有余光照亮别人

◆◆◆因为欣赏所以分享◆◆◆

欢迎分享给朋友圈,记得给璀璨之星点赞。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sc/13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