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
首页
白山简介
白山地点
白山市场
白山要闻
白山发展
白山天气
白山旅游
白山信息

带你了解白山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

\长白山满族木屋建造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起满族人的民居,大部分人会想到经常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北京四合院。其实这种四合院只是适合在京城和平原地区居住,而在长白山区,最具满族特色的民居,当属满族木屋,当地人称之为“木刻楞”,又叫“霸王圈”,建筑学上称之为“井干式”房屋。

长白山满族木屋在民间延续千余年,其建造技艺世代传承,至今仍有许多山民在木屋中生活。而长白山满族木屋建造技艺也是我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发祥于长白山区,他们创造的独具风采的木屋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满族最早的先人肃慎族于先秦时期就生活于长白山区。春夏,以树木搭建简易的木屋,冬则掘地为穴。后来满族先人发明了火炕,以空树筒为烟囱,解决了取暖难题,使木屋建造技艺有了新的突破。

《北盟会编》载,金代的女真人已创造了木屋建造技艺:“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向东。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与饮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这就是沿袭至今的满族木屋。长白山的莽莽林海为之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造屋资源,形成了木屋“木墙、木瓦、木烟囱”的独特样式。

昔日,乾隆皇帝东巡时,见到长白山区的木刻楞房子和满语称之为“呼兰”的烟囱时,曾即兴写下“木柱烟囱犹故俗,纸窗日影正新嘉。盆中更有家仙草,五味朱旒拙四桠”的诗句。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一座山里的木刻楞院落:木烟囱炊烟袅袅,新糊的纸窗,在晨光中格外明亮。窗台上的花盆中栽培着关东三宝之首——人参,四品叶的枝桠,五个瓣的参叶、朱红色的参籽相映生辉,把木刻楞院落装点得绚丽多彩。

长白山木刻楞是满族的文化遗存,不仅外部构造充满浓郁的地域风情,它的内部陈设也独具民族特色。尤其是女真人时期发明的火炕,不仅解决了满族先民的取暖问题,由此还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炕上”文化。

通常满族室内北、西、南三面环炕,三铺炕烟道相通,共走一个烟囱,俗称“蔓子炕”。也有两铺炕的,即南炕、北炕,俗称“对面炕”。满族的炕是不能随便坐卧的,过去“南曰主,西曰客,北曰奴。”(《绝域纪略》),后来虽然奴仆在生活中已消失,但坐卧礼仪依然很严。西炕为贵,多不住人,是供奉祖先的地方,所以不能随便坐在西炕上。一般长辈住南炕、小辈住北炕。

“炕上”文化,是满族人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在“木刻楞”的人们,一天三顿饭都在炕上吃,家里的老头、老太太坐在热炕上抽烟,妇女们坐在炕上做活计,孩子们坐在炕上“过家家”,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也是给让到炕上抽烟、聊天……而到了晚上睡觉时,山里人认为热炕解乏,将炕烧得热呼呼的,一天的劳累,睡一宿热炕就歇过来了。

由于“木刻楞”的种种优势,长白山区的满族人将木屋制造技艺世代传承,并被后世迁徙来的其他民族所接受沿用。随着时代发展,目前,仅在白山市境内的锦江村还保留着三十几座木刻楞房,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使今人还能看到满族这种古朴的居住形式。

锦江木屋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shanzx.com/bsly/15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