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
参与白山市浑江区留守与困境儿童
社工服务
年12月24日,吉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刘王青、阚淳月、高寒,在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胜利一小学和红土崖镇八方希望小学,同期开展白山市浑江区留守与困境儿童社工服务。浑江区民政局李主任,浑江区电视台李记者,以及胜利一小校长均到场并参与到社工服务的活动中来。
本项社会工作服务的特点在于社工方法的创新,传统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都是将服务对象“拉出”日常生活,通过营造脱离现实的理想场景来促进服务对象能力的增长。但在这种情况下,当服务对象返回日常生活时又如同离开了像温室一样的“理想世界”,此前被培养的能力无法适应现实的日常生活,而重新进入困境。本次介入方法将注重营造留守和困境儿童日常生活的场景,将留守和困境儿童与其他儿童共同组成一个现实中的儿童群体,这一群体不再是传统的社工小组方法所隐含的对弱势儿童群体的帮助,而是回到了真实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实际,在真实的情景中促进留守和困境儿童提升适应力、融入日常生活,实现身心健康成长与学业进步。
浑江区胜利一小学小组活动开场介绍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人际交往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小组成员彼此熟悉,制定小组规范。在小组环节中习得新的行为,有助于自信心的逐步建立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逐步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增强自信心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
组员们积极参与“猜猜我是谁”活动环节
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工作者与小组成员初步建立信任关系,通过“我是谁”“我知道”等小游戏调动小组气氛,做到小组人员相互熟悉。通过自然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建立团队意识,订立契约;第二个环节为“谈论我的交友观”环节,伴着轻缓的音乐,社工慢慢引导组员们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方式和方法,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彩纸画目标”、“时间沙漏”等游戏环节,运用小团队合作形式,达成了组员相互了解、珍惜时间、通力合作的目标,让孩子们在层层设计的游戏环节中释放自我,敢于合作与表达。最后一个环节是社工对本场别开生面的小组活动进行总结,对组员们的积极配合给予肯定,在组员们对此次活动意犹未尽中宣布活动结束。
组员们认真制定小组规则
六道江镇胜利小学“时间沙漏”主题环节
六道江镇胜利一小学小组活动活动结束留念
红土崖八方希望小学小组活动现场
红土崖八方希望小学“接触认识你”活动环节
红土崖八方希望小学第一次小组活动结束留念
热情的校方老师,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认真负责的社会工作者,紧凑精巧的活动环节,此次活动是吉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与浑江区留守与困境儿童的真正破冰。正如浑江区民政局李主任说道,“社工服务为这些困境与留守儿童带来福音,是必要且重要的。多方合作,给这些更加需要关爱的雏鸟更多的关爱,助力飞翔”。此番话语使得在场的每个工作者都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也道出了社工服务意义的精髓。
点击上方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