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学院
7月24日,保定学院筑梦青年行实践团队赴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进行实践活动。保定学院筑梦青年行实践团队以“白山文化微电影创作与拍摄”为实践课题,将一路感受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优美风景、特色建筑用镜头拍摄下来,拍摄成微电影,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白山,了解白山……
上午8时30分,保定学院筑梦青年行实践团队来到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景石广场,用镜头记录下了鸭绿江边的青山绿水、旅游纪念品、特色美食。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长白原果园朝鲜族民俗村,长白原果园朝鲜族民俗村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原果园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全国呼吸小镇榜首,全国第十一个摄影小镇,同学们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拍摄了整个长白原果园朝鲜族民俗村。无论是实践过程中的小花絮,还是宣传白山文化的大场景,都被同学们细心地捕捉进了镜头,同学们用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设备展现了依托白山旅游优势和优质生态环境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二十道沟村的互助养老大院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拍摄时,大院的老人一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亲如一家人。干净的住宿环境、每天不重样的美食,其乐融融的氛围,让我感触颇多。”保定学院筑梦青年行实践团队的李金堃说。据了解,想要入住互助养老大院的老人,一定是要自愿、自理、自给、自主的。同学们和老人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后,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老人们的阵阵掌声。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马鹿沟镇二十道沟村村级扶贫项目——光伏发电站。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是由村级党组织,吉林省总工会大力支持,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5万元,为全县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简单休息之后,同学们来到了最后一站——团结广场,该广场集休闲、游览、景观等功能于一体,把渤海文化、朝鲜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人们可以在广场上感受文化艺术魅力。一天的行程在这有着特色的团结广场上结束了,小编为同学们今天的表现打call,炎炎酷日下认真拍摄,期待你们的作品!
保定学院筑梦青年行实践团队此次走进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感受绿色转型发展下的特色白山乡村旅游文化,挖掘和发扬白山乡村旅游的特色项目。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及乡村旅游的惠民作用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将白山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及农业旅游基地进行VR拍摄,并将其整合集中发布在地图上。深入挖掘白山文化资源,用大学生的视角反映新生代对白山的所见所闻,充分感受白山的斑斓壮美。一次次的探讨,一次次的拍摄,只为记录出属于白山独一无二的作品,每一个镜头都是同学们在白山的记忆,让他们的青春定格在白山,定格在百所高校进白山活动中。他们在白山成长,在活动中锻炼,这正是百所高校进白山的意义所在。
北京林业大学作为连续参加三届百所高校进白山活动的北京林业大学印象长白山暑期实践队也开始了以乡村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课题的实践活动!据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李海强老师介绍,这次来到白山的实践团队由八个人组成,队员们各个都是由学校的党支部精心挑选的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大家抱着为白山建言献策的热情来到这里,也深深的被白山的风土民情所感染。
一路出发,经过40分钟的车程,北京林业大学的实践团队来到了白山市板石街道金英村。金英村的李主任带大家走访了村里发展种植业的大葱的“大户”。同学们也针对白山特有的土壤及温度环境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由于村子种植大葱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队员们一路走来需要经过一座仅由三根木头组成的小桥。虽路途跋涉,但也难掩同学们的研究热情。队员们一路互相帮助,怀着对研究的热情与期待克服了难关。
北京林业大学的实践团队在板石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又来到了金英村的蓝莓果园。团队成员就农业果蔬、大棚发展方面与当地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老师也从蓝莓的生长情况到贩卖情况,从书本理论到实际操作,为团队成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次实践也让学生真正的走出课堂,走进基层,切身实地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在研究的路上,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领队龚旭铭同学也不禁感慨到,能将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非常有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他也从老师以及这些果农身上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一天的实践结束了,但是同学们对课题研究的热情依旧没有消散,北京林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板石街道新时代传习所召开了座谈会。北京林业大学老师李海强进行了总结,学生们积极讲述这一天的亲身体验,同学们纷纷对白山市表达了深切的喜爱之情。
通过这一天的实践活动,让北京林业大学的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乡村新兴产业、锻炼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希望他们的调研能够使藏于深山的这些白山的特色为更多人知道,让白山的乡村新兴产业走出吉林,走向全国。
来源:爱游吉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